咽喉肿痛在中医学里通常归属于“喉痹”、“乳蛾”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多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或阴虚火旺等因素有关。具体来说:
1. 外感风热: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界的风热之邪容易侵入体内,上犯于咽喉部位,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患者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2. 肺胃热盛:长期饮食不当(如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情志不畅等因素可致肺胃积热,热邪循经上炎至喉部,引起咽喉红肿痛楚。此类病人多见口干舌燥、便秘等症。
3. 阴虚火旺:若患者体质偏弱,或因过度劳累、久病伤阴等原因造成体内津液亏损,则易出现阴虚阳亢现象。此时虽无明显外邪入侵,但由于体内阴阳失衡,虚火上炎亦可导致咽喉不适。此类病人常感咽干灼热、夜间加重。
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及舌脉特征综合判断属于上述哪种证候类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风热犯肺所致的喉痹,可用银翘散加减;而阴虚火旺者,则宜选用养阴清肺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总之,针对咽喉肿痛的不同病因病机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诊疗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