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又称为猩红热,在中医学里是一种由感受风温邪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热、咽喉红肿疼痛以及典型的皮疹表现。
丹痧的典型皮疹特点如下:
1. 皮疹出现时间: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开始出现,先从耳后颈部发际处出现,随后迅速向下蔓延至胸腹四肢,最后达到手掌和足底。皮疹消退时有脱屑现象,但通常不会留下疤痕。
2. 皮疹性质:丹痧的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点状,密集分布,触摸有砂纸感,压之可褪色。这些小红点密集成片,看起来像是被细沙覆盖一样,这也是“丹痧”名称的由来。
3. 伴随症状:除了皮疹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化脓等症状。部分病例可见到草莓舌或杨梅舌(舌尖及边缘红润而中央呈白色)等特殊表现。
4. 特殊部位的表现:在肘窝、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更为密集,形成所谓的“线状征”或“帕氏线”。此外,在面部除了鼻梁和口周外,其余部分也会出现淡红色的斑点,但不会像其他部位那样密集。
5. 皮疹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丹痧的皮疹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之后会出现大片状脱屑。整个病程大约需要1-2周左右。
了解这些典型的皮疹特点对于诊断丹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