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月经过多(也称为经血量过多)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中医认为,月经过多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是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能摄血。若脾气虚弱,则统摄无权,不能固摄血液,导致冲任不固,血海失于约束而致经血过多。
其次是血热。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等引起体内积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从而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
再次是血瘀。血瘀是指血液运行受阻,在脉络中形成凝滞的状态。若因产后余血未尽、经期受寒或者情绪抑郁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则易致血瘀,阻碍新血生成与排出,进而引起月经量增多。
最后是肝肾不足。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若长期劳累过度或精神压力大,可损伤肝阴,造成肝肾两虚,影响冲任二脉的充盈和调畅,从而引发月经过多现象。
综上所述,月经过多在中医看来可能由气虚、血热、血瘀以及肝肾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针对这些病因,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以恢复机体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