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断学中,恶寒与发热并见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组合,对于辨识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以及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总结,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通常提示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1. 恶寒:指患者感觉寒冷,即使增加衣被或靠近火源也难以缓解。在中医理论中,这多认为是由于外界寒邪侵犯肌表,使卫气功能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发挥温煦肌肤、抵御外邪的作用所引起。
2. 发热: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主观感觉到身体发热。发热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在与恶寒并见时,则更多地反映了体内正气与外邪相争的过程。
当恶寒和发热同时出现时,可能提示以下几种情况:
- 风寒表证:若患者初起即有明显的恶寒重于发热,并伴有头身疼痛、无汗等症状,多考虑为风寒之邪侵犯所致。
- 风热表证:如果发热较明显而恶寒相对较轻,同时伴随咽喉红肿痛、咳嗽黄痰等症,则可能是风热外感的表现。
- 表里俱病:在某些情况下,如湿温初起阶段,也可能出现既怕冷又发烧的情况,这表明既有外邪入侵又有内热生成。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遇到恶寒与发热并存时,医生需要结合其他伴随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准确判断病因病机,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