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leeding),以下简称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管的消化道及胆胰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血(黑)便,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成年人,短时间内一次失血量达800ml或约占总循环血量的20%以上,出现低血压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者,称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死亡率6%~12%.
【分类】
消化道出血根据其出血的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和吻合口的出血,表现为呕血(hematemesis),血色鲜红(新近出血)或呈棕褐色(稍前的出血),黑粪症(melena)并有恶臭黑粪症(不同于摄食铁或铋制剂后的黑便)通常表示出血上消化道,但也可来自结肠。而下消化道出血则为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hematochezia),即鲜血自直肠排出,95%来自结肠。如为棕色血便,表示出血量少,来自肛管、直肠或乙状结肠。大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
【病因与发病机制】
1.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大多为消化道疾病,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最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胆道出血,大约占80%~90%.
(1)上消化道疾病:
①食管疾病,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炎症、损伤、溃疡和肿瘤。
②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约占50%)、急性出血性胃炎(国内5%左右,国外10%~20%)、胃癌(2%~4%)、胃泌素瘤、胃血管畸形等。
③胃术后吻合口溃疡等。
④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第2位病因,约10%~25%)。
(2)上消化道邻近脏器疾病:
如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肝癌或肝脓肿破裂、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等。
(3)全身性疾病:
如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等)、血液病、尿毒症、急性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
2.下消化道出血 约80%~90%发生在结肠,50%左右为大肠癌出血引起,小肠出血少见。
(1)肠道新生物:肠管息肉、良恶性肿瘤等,常为隐匿性失血或间歇性便血。
(2)血管疾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扩张等。
(3)憩室病:Meckel 憩室是小于30岁青年人小肠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4)炎性肠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肠结核,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
(5)医源性出血:内镜取活检、息肉切除或肠道术后,放射性直肠炎等。
(6)其他:缺血性结肠炎、痔疮、肛裂、直肠和肛管脓肿、肠套叠、肠扭转、腹部外伤等。
以上就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2020年护士、初级护师、主管护师考试高频考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主管护师栏目!除了精炼的备考知识点以外,网校还提供高分学员备考经验技巧、实时政策动态变化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