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儿科主治医师 > 答疑周刊 > 正文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9年第19期

问题索引: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具体解答: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急性型 多见于1~6岁小儿,男女发病数无差异。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偶亦见于接种疫苗后发生。起病急骤,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或瘀斑和紫癜,分布不均,通常以四肢较多,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见,躯干则较少见,常伴有鼻衂或齿龈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青春期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少数患者可有结膜下和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少见,如一旦发生,则预后不良。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淋巴结不肿大。肝脾偶见轻度肿大。

本病呈自限性经过,85%~90%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能自然痊愈。约有10%患儿转变为慢性型。病死率约为0.5%,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二)慢性型 病程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型,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女发病数相等或女略多于男。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主要为皮肤和黏膜出血,可为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出血,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病程呈发作与间歇缓解交替出现。间歇期的长短不一,可自数周至数年,在间歇期可全无出血或仅有轻度鼻衄,约30%患儿于发病数年后可自然缓解。反复发作者脾脏常轻度肿大。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一)血液检查 血小板计数降低,急性型通常<20×109/L慢性型多为(30~80)×109/L,亦可<20×109/L.失血较多时,可有贫血。白细胞数正常。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二)骨髓象 骨髓巨核细胞数急性型正常或增多,慢性型常明显增多(部分减少)巨核细胞的胞体大小不一,以小型巨核细胞较为多见,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核分叶减少,胞浆少且常有空泡形成、颗粒减少等现象,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三)免疫学检查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80%~100%PA-Ig阳性,但不能区分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新开展的蛋白特异分析法<383378.,能够测定结合在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以及血小板内的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特异性较高并且能区分免疫性或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四)其他 束臂试验阳性。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诊断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血小板减少 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发生在感染初期,随感染的好转而血小板上升;由于病毒直接破坏血小板、抑制巨核细胞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非免疫机制所致,PA-IgG阴性。

(二)重症细菌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 败血症、流行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等感染并发弥散性内凝血(DIC)时可有血小板减少,结合原发病的特点加以鉴别。

(三)过敏性紫癜 为出血性斑丘疹,高出皮肤,多见于下肢、臀部,呈对称性分布,血小板不减少。

(四)其他造血系统疾病 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均有血小板减少,可根据各病临床、血象和骨髓象特点鉴别。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9年第19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儿科主治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