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索引:
一、【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和类型是什么?
二、【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三、【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什么?
四、【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是什么?
具体解答:
一、【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和类型是什么?
【解答】病因和类型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12岁儿童。约占小儿时期肿瘤发病的第三位。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及遗传素质有关。根据细胞类型分为两大类:①霍奇金病(HD),约占40%;②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60%.
二、【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解答】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病理分型、原发肿瘤的部位、受累器官的不同、疾病的早晚等因素。
(一)霍奇金病
1.全身症状 发热、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2.原发病灶表现 淋巴结呈无痛性肿大;60%~90%原发于颈淋巴结,少数原发于纵隔淋巴结,亦可见于腹腔等部位;肿大淋巴结初起多柔软,可活动,无触痛,不粘连,后期可粘连成大块状,临近组织无炎症表现。
3.局部压迫症状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附近器官可引起各种症状,如颈淋巴结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Horner综合征,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哑,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呼吸系统表现,肝脏、腹膜后等处淋巴结肿大压迫附近器官可引起黄疸、腹痛、肠梗阻等。
4.结外器官肿瘤转移症状 约1/4病例诊断时已有结外转移,可见肝、脾、肺、骨髓、脑脊髓、皮肤等浸润引起的相应症状。
5.临床分期
Ⅰ期:单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淋巴结外器官受累(ⅠE)。
Ⅱ期:横膈同侧二组或多组淋巴结受累(Ⅱ)或局限器官受累加横膈同侧一组或多组淋巴结受累(ⅡE)。
Ⅲ期: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Ⅲ),或伴有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E),或伴脾受累(Ⅲs)。
Ⅳ期:单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广泛性受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全身症状 发热、疲乏、苍白、食欲不振、消瘦等。病情进展快。
2.原发病灶表现 1/3~1/2病例原发于腹腔淋巴组织,可有腹痛,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等表现;约1/3病例原发于纵隔,可出现胸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还可压迫气管和心脏。20%~30%病例以外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起病。小儿易有咽淋巴环(扁桃体、鼻咽部、软腭、舌根部)型病灶。少数病例原发于结外器官,如胃肠道、皮肤、肝、脾、心、肾、骨、神经系统等而出现相应症状。
3.肿瘤转移表现 本病易向远处淋巴结或结外器官(如骨髓、中枢神经系统、肝、脾等转移,出现相应症状;30%~40%患儿可转为淋巴肉瘤白血病。
4.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特点为未分化型淋巴瘤,易侵犯面部、颌骨,表现为牙龈肿、脱牙、鼻堵、眼球突出等,很少侵犯肝、脾或外周淋巴结。
5.临床分期
Ⅰ期:单个淋巴结(或结外肿瘤)而无纵隔或腹部受累。
Ⅱ期:横膈同侧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受累,原发于回盲部肿瘤属Ⅱ期。
Ⅲ期:①肿瘤累及横膈两侧;②所有原发胸内肿瘤;③所有广泛性腹内肿瘤;④所有硬膜外或椎旁肿瘤。
Ⅳ期:任何上述病变伴中枢神经系统和(或)骨髓受累。
三、【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什么?
【解答】诊断和鉴别诊断
1.对原因未明的持续性颈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以及其他部位找不到原因的慢性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本病,做进一步检查。
2.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应取较大淋巴结作活检,找到镜影细胞(R-S细胞)可确诊为霍奇金病,找到相应肿瘤细胞可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确诊。
3.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进一步作病理分型。
(1)霍奇金病又分为:①淋巴细胞为主型;②结节硬化型;③混合细胞型;④淋巴细胞削减型。
(2)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①淋巴母细胞型(免疫分型多为T细胞型,少数为B细胞型);②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均为B细胞型;③大细胞型,是一组异性NHL(80%为B细胞型,约10%为T细胞型,10%为组织细胞型),又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外周性T细胞淋巴瘤。
4.血象、骨髓象、瘤细胞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査以及影像学检查(B超、X线等)对诊断均有辅助意义。
5.本病须注意和其他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鉴别。
四、【问题】小儿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是什么?
【解答】治疗原则
(―)霍奇金病
1.按分期治疗 ①Ⅰ期: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放疗,或直接进行局部放疗(如纵隔、腹股沟淋巴结病变);Ⅱ期:纵隔与主动脉旁淋巴结病变采用放疗,其他部位或类型的病变除局部放疗外加用化疗;③Ⅲ期:以化疗为主,加用放疗;④Ⅳ期:以化疗为主,对巨大的瘤块加用放疗。
2.化疗方案
(1)MOPP方案:M(氮芥)每次60mg/m2,静注,第1,8天;O(长春新碱)每次1.4mg/m2,静脉滴注,d1,8;P(甲基苄肼)每日100mg/m2,po,d1~14;P(泼尼松)40~60mg/m2,po,d1~14(第1及第4疗程用)。休14天后再重复1疗程,共6疗程。
(2)ABVD方案:A(阿霉素)每次25mg/m2,B(博莱霉素)每次10mg/m2,V(长春花碱)每次6mg/m2,以上均d1及15各静滴一次;D(氮烯咪胺)每次150mg/m2,静滴,d1~5.每28天1疗程。
亦可用MOPP和ABVD方案交替应用,其效果更好。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化学治疗
(1)Ⅰ~Ⅱ期非B细胞性NHL
1)诱导期治疗:CHOP:VCR每次1.5mg/m2,以每周1次×4周;Pred每日40mg/m2,po,28天;阿霉素(ADM)每次30mg/m2,静滴,d1及d22;CTX每次750mg/m2,静滴,d1及d22;如原发灶位于头颈部,鞘注(参考急淋)d1,22.
2)巩固治疗:再用CHOP-疗程;但ADM只用1次,d1;CTX和VCR于d1用,Pred口服5天。
3)维持治疗:6-MP每天50mg/m2,po×24周;MTX每次25mg/m2,po或im,每周1次。每6周鞘内注射1次。
(2)Ⅲ~Ⅳ期非B细胞性NHL:基本按高危急淋方案。
(3)B细胞性NHL:以COMP方案为主。
2.放疗 应用范围较小,只限于病变局限于某一部位者或由于肿瘤压迫引起严重症状者。
3.手术仅起诊断作用,腹腔肿瘤过大压迫症状明显者可先化疗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切除,术后仍继续化疗。
4.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条件者可采用。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9年第23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