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儿科主治医师 > 答疑周刊 > 正文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1年第12期

问题索引:

一、【问题】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是什么?

二、【问题】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是什么?

三、【问题】小儿腹泻病病因有哪些?

具体解答:

一、【问题】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是什么?

【解答】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一)口腔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能较好地吸吮和吞咽,两颊坚厚的脂肪垫便于吸吮;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均较差。新生儿及小婴儿口腔黏膜细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少。出生3 4个月后,唾液腺渐趋成熟,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因口底浅及不能及时吞咽而流涎。小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二)食管  新生儿食管黏膜柔嫩、缺乏腺体、弹力纤维和肌纤维发育不良,易受压、变形、移位。早产儿下食管括约肌LES长度短、张力低。新生儿、小婴儿缺乏腹腔内食管段;食管下端黏膜缺乏类似成人的玫瑰花瓣状的纵形折叠;食管下端左侧壁与胃底右侧壁形成的夹角即出His角变钝(正常为锐角),故抗反流能力差。

(三)胃  新生儿和婴儿胃呈水平位,随身体直立、行走而逐渐变垂直位;胃黏膜富于血管,但弹力组织、肌肉和神经均发育较差;贲门肌发育弱而幽门肌发育良好;胃底发育不良;胃腺体主细胞、壁细胞发育不成熟,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分泌相对较少。

(四)肠  新生儿和婴幼儿肠管相对较长,肠黏膜血管、细胞及绒毛丰富。黏膜下组织脆弱,弹力纤维不发达,肌层较薄,屏障功能差。肠神经髓鞘发育不足,易致分泌、蠕动紊乱。婴儿期小肠系膜相对较长,活动度大;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固定较弱,肌肉发育不良。

(五)肝脏 新生儿、婴幼儿肝脏相对较大,下缘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左右;6~8岁回至肋缘内;肝脏血管丰富、结缔组织发育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肝细胞和肝小叶分化不全,胆汁分泌少:

(六)胰腺 胰腺分为外分泌和内分泌两部分,外分泌包括各级导管和腺泡,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内分泌部位为胰岛,分泌多种激素。新生儿胰腺缺少实质细胞而富于血管,结缔组织发育良好。出生时胰岛细胞已密集,生长较外分泌组织快。胰消化酶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酞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直至2~3岁才接近成人。

(七)肠道细菌 胎儿从母体娩出前,肠道内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由口、鼻、肛门等途径进入肠道。胃内一般无菌,十二指肠和小肠内细菌也很少,而结肠和直肠内较多。

二、【问题】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是什么?

【解答】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一)口腔  新生儿和小婴儿口腔便于吸吮,足月新生儿有完善协调的吞咽能力,但唾液分泌少,黏膜易受损伤。3~4个月后唾液腺发育渐趋成熟,但因口底浅及不能及时吞咽,故常表现为流涎:胎龄<34周的早产儿吸吮后不能完全合并协调的吞咽,故此时经口喂养应注意预防吸入和影响呼吸。小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过早喂以淀粉类食物。

(二)食管 新生儿上、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易发生溢乳。早产儿食管通过较慢,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发作频繁;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食管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特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生后3~6个月后才能建立有效的抗反流屏障。

(三)胃  新生儿和婴儿胃的解剖特点(水平位、胃底发育差、贲门肌弱等)加之吸吮时常吞入空气,故易发生溢乳及呕吐。足月新生儿胃已能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及黏液,但含量低(受母体胃泌素的影响,出生初期胃液分泌亢进)。胃液的酸度和酶的强度、调控胃液分泌和胃动力的迷走神经、胃肌内神经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和完善。早产儿因胃肌、神经、胃消化腺及胃动素受体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胃排空慢。

(四)肠 新生儿和婴儿吸收能力强,通透性高,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但也易对其他蛋白分子发生吸收过敏反应。肠壁屏障功能弱,肠腔内的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易透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肠肌、黏膜下层及神经髓鞘发育不成熟,肠系膜相对较长等解剖特点,导致易发生分泌、蠕动紊乱,即腹泻、肠积气、肠套叠、肠扭转及肛门黏膜脱垂等病症。

(五)肝脏 因血管丰富易受不利因素影响,如淤血、感染、缺氧、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脏发生病理性变化而肿大。又因再生能力强而结缔组织发育欠佳,故较少发生肝硬化。婴儿期胆汁分泌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

(六)胰腺 新生儿和小婴儿胰液缺乏胰淀粉酶,故对淀粉类食物不能耐受。幼婴儿胰腺分泌酶的活性低,胆汁分泌少,对脂肪、蛋白质消化吸收不完善;且胰液和胰消化酶的分泌易受炎热气候和疾病影响,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七)肠道细菌 正常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消化吸收功能,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喂养的乳类不同,肠道的细菌种类也不同,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为主,而混合喂养及配方乳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的比例近乎相等。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较脆弱,易受内外界因素影响而改变和(或)紊乱。如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肠道细菌可大童繁殖并进入小肠,甚至到胃而导致疾病发生;大量使用抗生素时可使肠道各类细菌平衡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抗生素性肠炎。

三、【问题】小儿腹泻病病因有哪些?

【解答】小儿腹泻病病因

1.易感因素

(1)小儿消化系统特点: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对食物的耐受力差;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易发生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差:胃内酸度低且胃排空相对较快,对胃内细菌杀灭能力弱;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新生儿生后尚未很好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由于使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失去了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或肠内条件致病菌的拮抗作用。

(3)配方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增强肠道抗感染作用。配方乳缺乏以上成分,且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污染,故配方乳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儿更易发生肠道感染。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如喂养不定时;喂养量不恰当;食物品种不合适,过早、过多给入淀粉类、脂肪类、肉类食品及果汁等均可引起腹泻。

2)过敏因素:如对乳类过敏的过敏性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变冷,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和(或)因口渴而摄奶过多,引起腹泻。

(3)其他:原发或继发双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主要是乳糖酶),肠道吸收不良而使乳糖积滞引起腹泻。

3.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引起,以病毒感染最多见。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其他还有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诺若(诺瓦克)病毒、冠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包括致腹泻大肠杆菌共5组(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黏附-集聚性大肠杆菌)以及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等。其他如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4)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等。

(2)肠道外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均可引起婴儿腹泻。其腹泻发生原因可以是感染原释放的毒素作用于肠道、抗生素影响、局部刺激(膀胱感染刺激直肠),或病原同时感染肠道:

抗生素性肠炎:因其他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正常菌群减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均可能大量繁殖引起肠炎。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1年第12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儿科主治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