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忧郁心理护理是妇产科主任护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产后忧郁(又称产后郁闷)是指产后出现一过性忧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失眠、沮丧、焦虑、易怒、缺乏信心。很多产妇曾经有过此反应,一般症状轻微,病程短暂,但极少数忧郁状态持续存在,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产后忧郁直接影响产妇身体恢复、乳汁分泌及授乳,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医|教育网搜集整理,危害产妇身心健康、婴儿生长发育及行为发展,严重者影响婚姻关系。故对产后忧郁的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做好母婴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
产后忧郁发生的相关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生理因素:内分泌的变化:产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是忧郁状态发生的重要生物基础。既往有精神病史、不良分娩史,孕期有妊娠并发症、难产(剖宫产、产钳、滞产)、阴道壁和/或会阴深度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泌乳不足等有促发作用。
心理因素:有研究发现孕产妇有心理退化、感情脆弱、依赖性强等变化,对各种刺激异常敏感,加上所经历的对分娩的担忧、恐惧以及对照料婴儿的焦虑,都给产妇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社会因素:婚姻关系不融洽、夫妻分离、亲人丧亡、婆媳关系不和睦,使产妇自觉缺乏亲人的关爱,容易导致忧郁的发生。此外,有些婴儿性别非产妇或家属所愿,经济困难造成的压力也是一部分产妇发生忧郁的重要原因。
做好产妇身心方面的护理,避免和消除产后忧郁
在分娩前要了解产妇的精神状态,介绍相关的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使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要经历的痛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帮助产妇以积极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在旁陪伴和指导,给予安慰和鼓励,教会其如何在阵痛间歇中运用放松的技巧,消除其无助感,增强分娩的信心。允许家属陪伴,给予关怀和照顾,减轻孤独感,缓解紧张心理。及时补充易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减少产程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对剖宫产的产妇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产后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限制亲友的探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提高效率,使产妇有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与感受,给予鼓励,帮助其获得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向她们说明保持心情愉快可促进乳汁的分泌,教会产妇和家属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和技巧,激发她们积极的心理反应。对分娩经受了异常痛苦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
产前对产妇的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宣教,做好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建立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关心产妇的心理感受,对刺激产妇情绪的敏感问题应尽力避免。如有围生期抑郁史,产妇情绪抑郁较重,婴儿易激惹时,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以免延误治疗。
妊娠分娩引起产妇生理、心理、社会角色方面的巨大变化,多数经历了分娩后的体能消耗、睡眠不好和精神压力过重带来的抑郁过程,这一时期如能得到良好的关怀,则能大大改善其心理状态,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维护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