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1个月宝宝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来源:医学教育网

很多新手妈妈面对自己的宝贝难免手足无措,总担心自己的日常护理做得不到位,影响宝宝健康成长。别着急,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文章:1个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1个月以后,无论春夏秋冬,都可让宝宝多晒太阳,享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在阳光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下,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D3原才能转变成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是促进宝宝体内钙质吸收的营养物质,而一旦宝宝缺钙较重会导致佝偻病。当然给宝宝晒太阳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不能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可阻挡大部分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达不到使体内产生维生素D的目的;在冬季晒太阳要选择天气暖和的中午,同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在夏季晒太阳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以免损伤皮肤,可选择阳光较温和的时间带着宝宝晒太阳。

宝宝出生后不可避免地要去医院就医,究竟什么时候应该看医生?只要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就需要看医生。当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7.5℃,呕吐,不肯吃东西,精神状态较差,全身无力、昏睡、懒洋洋的,大便次数较以前增加或大便性状改变——变稀或大便呈黏液便、脓血便,出疹子等,都需及时就医。

宝宝出生后,生病在所难免,只要生病就要吃药,而对于药物宝宝通常是拒绝服用的。因此在给宝宝喂药时就需要讲些策略。首先把宝宝抱在怀中,让宝宝的头略仰起或保持吃奶时的体位,然后用滴管缓慢地将药液滴到宝宝嘴里,滴到口腔的中后部位,再轻轻拨动宝宝的脸颊,使宝宝把药液咽下去。或者把药液倒进空的干净橡皮奶嘴中,再把橡皮奶嘴放进宝宝的口中,引诱宝宝吸吮。为宝宝配制药液时,药液量尽量要少,若药液量较多,宝宝喂药时出现打嗝或呕吐时,可让宝宝休息一会儿再给宝宝喂药,即便是宝宝不喜欢药液的味道,也要让宝宝坚持把药吃完。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喂药的时间不要选择在宝宝吃饱以后,最好选择在给宝宝喂奶前,此外,有些父母选择把药液混合在少量的食物中喂给宝宝,这时要注意一些药物与奶制品或食物混合后,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

宝宝口腔卫生也很重要,因为口腔的环境很适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宝宝又较易患鹅口疮,因此要注意口腔的日常护理。具体的方法是:让宝宝侧卧,用小毛巾或围嘴围在衣领下,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由口腔的两颊部开始,牙龈的外面、里面,舌部,逐步擦拭。每擦拭一个部位就要更换一个棉签。在擦拭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宝宝的口腔黏膜极其柔嫩且唾液分泌少,动作较大很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易致口腔感染。若宝宝出现口唇干裂,可为宝宝涂些消过毒的植物油;若宝宝口腔出现溃疡,可为宝宝涂些金霉素鱼肝油;若宝宝患上鹅口疮,可为宝宝涂些霉菌素甘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个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关于医学知识、医疗招聘及考试辅导等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医学实用技术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