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病历采集与病例分析(第二单元病例分析2)(五)

  、个体耐受性、照射方式、局部防护,特别是照射剂量或分次照射方案等均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放射、创伤和细菌感染是该病的三大致病因素。口腔组织对射平线平均耐受量为6——8周内给予60——80Gy.

  [诊断要点]

  1.患者有接受放射治疗史。

  2.病程发展缓慢,多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乃至十余年才出现症状。

  3.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黏膜或皮肤破溃,导致牙槽骨、颌骨外露,呈黑褐色,继发感染后露出骨面的部位长期溢脓,久治不愈。死骨分离速度慢,与正常骨常常界限不清。

  4.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易因感染而坏死,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畸形。病变发生于下颌支时,因肌萎缩及纤维化可出现明显的牙关紧闭。

  5.病员全身呈慢性消耗衰竭,常表现为消瘦和贫血。牙颈部放射性龋较多见,常形成猖獗龋。

  6.X线表现 颌骨骨质不规则破坏,边界。不清。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死骨,且不易分离。骨膜反应少见。

  [治疗原则]

  本病与化脓性骨髓炎不同,虽已形成死骨,却无明显界限,且为慢性进行性发展。因此,治疗应考虑全身及局部两个方面。

  1.全身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对症给予镇痛剂止痛。同时积极增强营养,必要时输血或高压氧等治疗,以待死骨分离。

  2.局部治疗 死骨未分离前,为控制感染,每天应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液或抗生素液冲洗;对已外露死骨,可用骨钳分次逐步咬除,以减轻

  对局部软组织的刺激。死骨已分离后,应予摘除。并将健康侧骨端残留病灶彻底清除干净,以防病变复发。

  目前多主张一旦确定为放射性颌骨坏死,布必等待死骨完全分离,即可在健康骨质范围内施行死骨切除术,可收到预防病变扩大的效果。

  3.放射性颌骨坏死的预防 放射性颌骨坏死一旦发生,患者极为痛苦,且预后不佳,故预防其发生极为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掌握放疗的适应证、剂量和防护。

  (2)放疗前常规行口腔洁治,去除金属义齿及金属充填物,并处理病灶牙。    [医·学教育·网搜·集]

  (3)放疗中发现口腔溃疡应及时治疗,加强口腔护理。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放射后继发龋。

  (4)放疗后3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而必须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使用有效抗生素。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27岁。左下颌肿痛伴发热5天。

  病史:7天前患者左下后牙出现持续性纯痛,逐渐加重,后发展为剧烈跳痛;5天前左下颌突然肿胀,疼痛更加剧烈,并向同侧耳颞部放射。经当地卫生院连续4天抗菌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未见好转,局部疼痛和肿胀更加明显,并有吞咽痛及开口轻度受限。患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疲惫。

  既往史:左下后牙反复疼痛史1年;每次发作时,均可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

  检查:患者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8.6t.左颌面部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皮温增高,肤色发红,有波动感。开口度3cm.

  龈及前庭沟黏膜充血水肿,龈袋内有脓液。口底黏膜充血水肿,舌运动轻度受限。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几,白细胞15.0X10‘几,中性粒细胞90%。

  据此,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定治疗计划。

  1.诊断 左下颌骨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诊断依据:患者全身发热、疲惫、食欲不振;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多核粒细胞增多;局部剧烈跳痛,口腔黏膜及面颊部软组织肿胀、充血;病源牙及相邻多牙出现叩痛、松动、溢脓等。

  2.治疗计划

  治疗原则是,采取积极有效的全身治疗,控制感染的发展,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应配合外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反应、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炎症的发展,同时注意全身必要的支持疗法。

  (2)外科治疗 及早拔除病灶牙及相邻的松动牙,使脓液排出,防止向骨髓腔内扩散,减轻疼痛。

  3.注意事项    [医·学教育·网搜·集]

  (1)如经拔牙,症状也不减轻时,则可凿去部分骨外板,以敞开骨髓腔充分排脓,迅速解除疼痛。

  (2)如颌骨内炎症自行穿破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时,可根据脓肿部位先从颌下切开引流,待炎症好转,张口度有改善后,再行拔牙。

  [思试题]

  1.试述急性下颌骨骨髓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慢性下颌骨骨髓炎的诊断要点。

  3.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诊断要点。

  4.试述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5.试述急性下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6.试述慢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7.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8.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预防措施。

  十九、牙列缺损

  牙列缺损是口腔医学中常见的缺损畸形,临床表现为上、下颌牙列中的部分牙齿缺失。龋病、牙周病是造成牙列缺损的两大主要原因,其次是外伤、颌骨疾患或发育障碍等。

  牙列缺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医·学教育·网搜·集]

  1.颌骨发育障碍 乳牙过早过多丧失,可引起患儿的颌骨发育障碍,甚至导致颌面部畸形。

  2.咀嚼功能减退 牙列缺损时,随着缺牙部位和数目的不同,其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一般缺牙部位越靠近磨牙区或缺牙数目越多,则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更大。但有时虽只个别牙齿缺失,若长时间不做修复,也会因口腔组织发生改变而影响咀嚼功能。

  3.牙周组织病变 牙齿缺失后,邻牙倾斜,相互间的邻接关系丧失,引起食物嵌塞导致龈炎、牙周炎。如缺牙过多时,全部咀嚼功能仅由少数余留牙承担,则余留牙负担过重,势必造成抬创伤。

  4.牙合关系紊乱 牙列缺损如发生在发育期,咬合关系尚未建立一定的锁结关系时,则相邻牙齿可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对牙合牙废用或过长,邻牙的接触关系异常,造成牙合关系紊乱,甚至产生牙合干扰。

  5.发音功能障碍 前牙缺失,对发音及语言清晰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的发音。

  6.影响美观 完整的牙列和牙弓维持着面部外形的自然状态和容貌美。前牙缺失对面部容貌的美观影响较大,后牙缺失较多时,因牙槽骨萎缩,唇颊部软组织失去支持而凹陷,面部皱纹增加,容颜衰老,对美观影响更大。

  7.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一般说,个别牙齿缺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较小;但当缺牙较多,正常抬关系遭到破坏时,则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病变,临床可出现关节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一系列症状。

  [牙列缺损的口腔检查]

  1.在修复前进行系统的口腔检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牙列缺损的原因、失牙部位、缺牙间隙区的情况、咬合关系、余牙情况、缺牙后组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综合笔试课程

2024年好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