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辅导精华 > 正文

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六)

  七、疼痛

  相关因素:

  1 化学刺激:炎症、创伤。

  2 缺血、缺氧:创伤、局部受压。

  3 机械性损伤:体位不当,组织受到牵拉、收缩。

  4 温度不宜:热或冷。

  5 心理因素:幻觉痛,紧张。

  主要表现:病人主诉疼痛或不适,可伴有痛苦表情、烦躁不安,活动受限乃至被动体位。

  护理目标:

  1 病人疼痛的刺激因素被消除或减弱。

  2 病人痛感消失或减轻。

  护理措施:

  1 观察记录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 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

  (1)当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托住伤口或用枕头抵住伤口。

  (2)当伤口外固定过紧时,调整到能耐受的程度。

  (3)当伤口有炎症时,配合医师及时换药。[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4)当病人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起受伤或手术肢体。

  (5)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以减轻卧床过久引起的不适。

  (6)对需翻身的病人,应妥善保护好伤肢和术肢,避免对伤肢和术肢的过度转动及被褥对创面的直接压迫。

  (7)帮助病人保持身体凉爽舒适,去除刺激物。

  (8)进行适当的背部按摩以分散注意力。

  (9)创造条件使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3 减轻疼痛:

  (1)心理方法: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

  (2)生理方法:热、冷敷,按摩,治疗性的沐浴,必要时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诱发因素是否消除。

  2 病人在应用护理措施后疼痛减轻的程度:

  (1)是否感觉舒服。

  (2)能否入睡或安静休息。

  (3)能否进行日常活动。

  八、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1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颈部外伤、脊髓受伤或病变、中暑、脱水。

  2 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外科热。

  3 感染:感染性疾病(结核、骨髓炎)、感染性伤口、切口感染等。

  4 某些疾病:恶性肿瘤。

  5 变态反应:输血、输液反应,药物疹,排斥反应。

  主要表现:

  1 病人主诉发热、不适。

  2 体温高于37.5℃。

  护理目标:

  1 病人发热的相关因素消除。

  2 病人体温正常。

  护理措施:

  1 配合医师积极查明发热的原因,观察热型的变化,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

  2 减少体热产生及增加体热散失:

  (1)置空调房间,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通风透气。

  (2)温水擦浴。

  (3)酒精擦浴。

  (4)冰敷。

  (5)冰盐水灌肠。

  (6)遵医嘱使用冬眠疗法。

  (7)遵医嘱使用退热剂。

  采取降温措施半小时后复查体温,并继续观察其变化:>37.5℃,每天测3次;>38.5℃,每天测4次;>39℃,每天测6次。

  3 减少发热给身体造成的影响:

  (1)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沐浴、擦浴、更衣、换床单,避免着凉和褥疮。

  (2)保证水分的补充。

  (3)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以防口腔炎及口唇干裂。

  (4)给予清淡且易消化的高能量、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5)高热者卧床休息,吸氧。

  重点评价:

  1 病人发热的相关因素是否消除。

  2 病人本温是否趋于正常。

  3 病人舒适感是否增加,有无并发症出现。

精品课程

2025年护士资格课程

两大班次,选你所需

5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