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的中药材。2000年版的《药典》规定,其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又称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又称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只有伞形科北柴胡和南柴胡为国家规定的柴胡药用品。但在地方实际用药中经常会把柴胡属其他种的药材当柴胡用,非常混乱,其原因是,柴胡属的品种较多,分布又广,很可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辨识不清而被入药,也使得地方上多年来以某个习惯品种作柴胡用药。虽然多为柴胡属植物混用,但其中有效成分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柴胡及其制品质量的不稳定。因此,探讨柴胡的品种鉴别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药材市场购得的商品柴胡的鉴别一般采用药材性状、显微组织结构、薄层层析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三种方法互为依据,综合判断。以下为笔者依次分析这三种方法用于柴胡的鉴别难点,仅供抛砖引玉。
一、药材性状
性状鉴别主要是指从柴胡的外形、大小、颜色、表皮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宏观特征来判断品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经验在这种方法中的影响很大,主观性较强。即使进行了很详细的性状描述,再由其他人来判断也比较难。尤其很多非国家规定的当做柴胡用药的品种本来就是柴胡属的,这样性状鉴别的结果其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在实际鉴别的过程中,同种药材的不同个体形状或质地或根顶端残基数差别很大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此处简单举一例:经验鉴别认为,北柴胡顶端多有短纤维状叶基,南柴胡顶端密披纤维状叶基,两相比较,如果没有很多的鉴别经验恐怕很难把握分寸。另外还有,经验鉴别认为,南柴胡靠近根头部多具横向疣状突起,那是怎样的形态呢,这种突起受生长环境影响有多大,柴胡属的各品种间在这点的差别有多大,这些都是含糊的。性状鉴别简单,但它的缺点就是太依赖经验和感觉了。医学教 育网
二、显微组织结构
对于北柴胡和南柴胡来说,木纤维化的程度、导管、油管是应用此种鉴别方法时较重要的几个区别。其中南北柴胡的最大区别在于木纤维化的分布和程度,传统经验认为,南柴胡的木纤维少且散在,而北柴胡是中间部位有木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状,纤维木化。在实际鉴别中,笔者注意到:不同地区的柴胡(又称北柴胡)木化纤维的量会受环境影响,油管和导管无论是分布还是数量都较为近似,油管为内侧小且多,断续成环,外侧大且少,散在。导管为大型导管切向排列,小型导管径向排列。但这点相关的专业书没有明确。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做柴胡卖的药材,从油管和导管的分布看近似北柴胡,但纤维明显少或无,这对于定种来说就很困难了。究竟北柴胡的木纤维受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呢,此处是环境问题还是南北柴胡的差异呢,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类似问题其他柴胡属的品种也有,例如小叶黑柴胡,笔者遇到的一种药材其性状类似小叶黑柴胡,显微木质部无木化纤维。《中药鉴别手册》中小叶黑柴胡有木纤维群存在,但性状特征为质松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与药材实物的性状近似,但纤维的区别较大。再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中的小叶黑柴胡为没有纤维,又与药材实物相符。文献记载不同,是同种的不同形态还是为两个品种,无从考证。这也是造成了药用品种使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薄层层析
在各类鉴别方法中,薄层层析对最后结果确定所占的分量大小,关键一点就是层析成分的选择。总皂苷和挥发油是柴胡最常用的两种有效成分。柴胡总皂苷用于层析的优点是它在柴胡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分。如果药材量少的情况下,若提取含量少的成分,薄层现象就不明显,不利于比较鉴别。但是总皂苷对于柴胡鉴别来说,也有它的缺点,大部分柴胡属的品种都含有柴胡皂苷,其中以柴胡皂苷a、b、c含量较高,因此品种鉴别用的特征斑点较少,区分起来比较困难。而挥发油作为层析成分,据相关研究显示,对柴胡挥发油作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相对保留值的分析)方面的探讨,品种间比较的结果很好,总皂苷的缺点正是挥发油的优点。但是挥发油也有弊端。首先,在柴胡中挥发油的含量相对较低。再者,贮存时间的差异,保存方法不当,饮片和药材的区别等因素对挥发油的损失量都有影响。还有,不同产地对柴胡挥发油成分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些都可能导致鉴别结果的失实。这是挥发油作为层析成分的缺点。而除总皂苷和挥发油这两种成分外,柴胡中的其他成分不宜做层析。一方面因为在药材含量太少;另一方面因为不是柴胡常用的有效成分。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总皂苷和挥发油做层析成分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在用于鉴别过程中究竟怎样扬长避短则需灵活把握。
如果以上这三种鉴别方法对某味药材综合使用,其鉴别结果仍不明确时,则需要DNA实验来确定品种,这种方法可信度还可以,但是目前在我国还较难广泛普及,而且实际操作中也会有一些不可测的因素影响着结果。
综上可以看出,柴胡药用品种的使用相对混乱由来已久。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每一种鉴别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如何结合数种方法,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进一步详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