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颅内肿瘤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脑内肿瘤,几乎占颅内肿瘤的一半,绝大多数起源于神经胶质的胶质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另一种是脑外肿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我院患者以脑内肿瘤为主,多呈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可见病人颅内压增高及肿瘤发生部位局灶症状,如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性感觉障碍;各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小脑症状等。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术者、助手、手术护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

  1.临床资料:自2000年至2003年,我院为颅内肿瘤患者做开颅手术479例。

  2.术前准备

  2.1术前患者的心理准备术前1天,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前往病房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患者大多数已有神经系统症状,故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择期手术的患者害怕手术,且担心出现手术意外而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我们应仔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配合及目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正确对待手术,增强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任,以便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2.2手术器械的准备备齐常规脑科器械,检查手术所用电刀、吸引器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开颅使用气钻时,所需的氮气提前备好。检查气钻各部件及双极电凝、头架,提前一天进行熏蒸消毒。

  2.3特殊用品及药品的准备如脑棉片、银夹、明胶海绵、骨腊、止血纱布及庆大霉素等(有庆大霉素过敏史者勿用)。

  2.4手术敷料包及手术室的准备常规脑科包一个,纱布40块、绷带2卷。手术间应选用仪器设备齐全,面积宽敞的手术间。术前一天擦拭物品表面、墙壁及地面。用紫外线早晚照射各2小时,室温保持在22℃~24℃,湿度为40%~60%.

  2.5其它准备摆放体位所用的海绵垫、沙袋等。

  3.术中护理配合

  3.1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3.1.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打开无菌包,将术中所需物品如:双极电凝、手术贴膜、吸引器械、一次性丝线、骨蜡、酒精棉球、显微镜罩、20ml注射器2个、无菌输液器置于手术台上。

  3.1.2手术开始前,将气钻连接好并固定在手术台上。切开头皮时,准备好头皮夹及骨蜡,及时止血。

  3.1.3开颅后,暂时取下的颅骨放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关颅时再用。

  3.1.4配合好庆大霉素8万单位+生理盐水500毫升,吸于20毫升注射器中,随时冲洗手术部位。根据手术情况剪好术者所需的大小不等的脑棉片,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脑棉片及纱布数量,以防留在颅内。随时用湿纱布擦净双极电凝头上的血迹,以免影响止血。

  3.1.5术中要保持手术野、器械托盘及器械台的整洁、干净,疑有污染立即更换,传递器械要主动、敏捷、准确。

  3.1.6关颅时,再次与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共同清点脑棉片、纱布及缝针。

  3.2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3.2.1患者入手术室后,首先按手术通知单核对姓名、性别、床号、年龄、病名、住院号,检查有无假牙、饰物等。

  3.2.2配合麻醉医师诱导给药,同时核对药名。

  3.2.3诱导给药后,插尿管,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3.2.4按手术需要摆好患者的体位,保持液体滴入顺畅。

  3.2.5准确记录手护记录单,连接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调整灯光到最佳状态。遵医嘱,在开颅时,滴入止血药及快速滴入20%甘露醇。

  3.2.6术中及时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做好应急准备,随时配合抢救,保持室内清洁、整洁,注意室温调节,坚守工作岗位。

  3.2.7术中清点用物、脑棉片及纱布,协助术者包扎伤口。

  3.2.8术毕,病人清醒、一切生命体征平稳后,同麻醉师把患者安全送回重症监护室。术后进行随访,利用反馈信息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4.配合体会

  4.1术前访视,通过交谈,减轻或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4.2无菌观念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4.3器械护士与术者配合默契,手术步骤要做到心中有数。

  4.4巡回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

  4.5预防术后感染,术前将手术室及各种用物严格灭菌。

  4.6术前、术中、术后要认真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并做好记录。

  4.7气钻的各个部件要细心保管,轻拿轻放,不能放于水中,要保持干燥。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了解患者情况及手术方案,做好手术中使用物品的充分准备;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完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