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无声胜有声的护理

2008-06-27 09:43 来源:医学教育网

  和蔼的微笑、细心的倾听、关切的目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交流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有时会胜过千言万语。这是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手术科护士李振华多年工作的体会,她把这些叫做“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为载体,通过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来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据测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通过非语言交流进行的。在麻醉和手术室工作中,护患语言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李振华将非语言交流运用于护理中,用无声的语言将她的情感、态度、鼓励、自信等信息传递给病人。通过实践,她认为非语言交流在某些场合中的作用远超过语言沟通。

  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李振华将非语言交流简单地划分为四类——

  一是用目光稳定病人情绪。在手术中,很多病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对医生、护士的言行十分敏感。护士通过亲切、友善的目光与病人沟通,可以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一位19岁的女孩即将接受阑尾切除术,细心的护士从她的表情观察到,她对自己赤裸的躯体感到羞涩,于是,护士以最快的速度铺好无菌敷料单,尽量减少女孩身体暴露部位,并用平静、亲切的目光帮她稳定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

  二是用端庄稳重、热情大方的举止赢得患者的信赖。一位行扁桃体手术的5岁小患者,由于惧怕开刀,哭闹着死活不进手术室。护士阿姨面带着和蔼的微笑,将孩子接进手术室。在护士无声的安抚下,小患者终于安静下来。在手术室紧张的环境中,患者最需要的就是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微笑,都能为患者营造愉悦、安全、信赖的氛围。

  三是利用皮肤接触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触摸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方法。一位初产妇胎儿臀位必须进行剖宫产,她因高度紧张而浑身发抖。巡回护士发现后,紧紧握住她的手,给她无声的安慰,病人很快充满自信。抚摸沟通法常用于儿童及听力或视力不佳患者的术中护理。

  四是注意观察和识别病人肢体语言信息。体语是以目光、表情和手势等姿态表达信息。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与患者进行非语言交流的同时,还应细心观察、识别和判断患者发出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比如,一下颌骨骨折病人接受急诊手术,术中患者烦躁多动,手摸下身。护士立刻拿来便器,协助病人排便后又为他采取适当卧位,并为他盖好被子。这一交流过程没有语言交流,但护士的细心观察,周到的护理,使病人得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的进行。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