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执业药师考试 > 其他信息 > 正文

中药微粉规范化研究之我见

  随着我国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中药剂型相继涌现,人们对中药疗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中药原料药材需要进行微粉碎,才能达到制备工艺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中药微粉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已经在我国中药生产行业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对我国中药微粉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评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出了笔者人的意见。现将笔者对中药微粉研究和生产的个人认识论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1、中药微粉研究与生产的必要性

  微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在许多工业部门及国民经济领域广泛应用,并引起了中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一技术与传统机械粉碎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1有利于提高中药制的质量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制备过程中,必须对原料药材进行微粉碎,才能达到制备工艺要求。一般而言,在含中药微粉的制剂中,微粉越细,其质量应越高。因为将中药材制成微粉或细胞破壁粉,能增加有效成分溶出量或提取量,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减少原有服用剂量。

  1.2有利于节省资源,提高利用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许多中药材而言,如果采用一般的机械粉碎,很难将其加工成细粉。如甘草、黄芪、艾叶等纤维强度较大的药物,在一般机械粉碎过程中,常得到大量的“头子”,造成原药材的浪费。若采用超细粉碎,这类中药材便极易操作。如此,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超细粉体生药一般可直接用于制剂生产与中药调剂。

  超细粉碎还可以在低温或深低温状态下进行,其速度快,瞬间即可完成,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粉体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利于制成高质量的中药粉剂,如天麻微粉外观色泽即比天麻细粉浅。

  1.3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将中药材超微粉或细胞破壁粉,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能有效地被溶媒浸润和溶解,因而可以减少溶媒的用量,改变原有的提取方法与条件。如原来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的中药材,若采用经超微粉碎技术加工后的微粉进行提取,便可将原有的乙醇回流提取法改用乙醇浸渍法。如此,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鉴于微粉和超微粉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具有上述优越性,因此,加强对中药微粉的生产与研究,就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中药微粉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目前由于各行业的需求不同,因而对微粉与超微粉的生产和研究的认识与方法也不一致,这就直接影响到中药微粉的生产与研究。虽然,在中药生产与临床应用中,中药微粉的生产与应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药微粉的生产和研究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在中药微粉生产和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据笔者调查,这些问题大致表现如下。

  2.1 中药微粉的有关概念和术语混乱

  微粉或称粉体,系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我国在冶金、化工、建材、炼油及食品等行业中,对中药微粉的称谓很含混,各个专业根据本专业的习惯或常用粒径,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如“微粉”、“超微粉”、“超细粉”、“超微粒子”、“亚微粒子”、“极微粒子”等。目前,数资料比较认可的微粉是指微米级(μm)的。

  国外对“超细”使用的词也不一致,有人用“ultra fine”,有人用“super fine”,也有人用“very fine”,还有人用“micropowder”。有人定义粒径小于lOOμm的粉体为超细粉体,有人定义粒径小于30μm或lOμm的粉体为超细粉体,也有人定义粒径小于1μm的粉体为超细粉体。目前国外定义较严格被较多采用的粒径小于3μm的粉体,被称之为超细粉体。

  2.2中药微粉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

  由于国内、外目前对微粉的概念尚无统一认识,因而目前通行的2000版《中国药典》不可能对中药微粉的粒径制定统一的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对粉末的分级,最细只分到200目(75μm),并未涉及微粉((<75μm)粒径的分等及限度。2000年版《药典》规定:能全部通过五号筛(180±7.6μm),并含能通过6号筛(150±6.6μm)不少于95%的粉末称为“细粉”;能全部通过8号筛(90±4.6μm)并含能通过9号筛(75±4.1μm)不少于95%的粉末称为“极细粉”。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中药粉末只要粉末能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75μm),无论其小的具体细度如何,均称为“极细粉”,并无关于更细的“微粉”的界定。

2.3中药微粉研究的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微粉在中药行业已开始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微粉制剂的设计并不严谨,相关的研究力度不足,评价指标也不够确切。由此导致中药微粉的研究单位没有统一的相关标准,产品的评审无据可评,复核单位也没有相关法规作为检验依据。因此,加强中药微粉的规范化研究,不仅可以为行业和国家制订微粉生产和质量检验的相关标准提供参考,而且可以在促进中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临床上也缺乏对微粉细度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如,究竟哪些物料需要细到什么程度,才能不致于能保证其疗效最佳,而且最容易保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因此,目前对超细粉的生产也就五花八门难以统一。

2.4中药微粉粉碎技术及相关设备繁杂

超细粉碎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涉及化工、冶金、建材、电子、轻工、医药、农业等许多领域。由于各行业或在同一行业之中,由于市场对超细粉产品的要求不同,因而生产者所采用的工艺和技术也不一样,为满足对微粉生产加工的各种不同要求,因而各生产单位所采用的超细粉碎设备类型也不一致,加之目前尚无超细粉生产技术的行业标准,因此生产此类产品的设备类型也较为繁杂。

目前在超微粉生产中运用的设备大致有:①高速机械冲击式微粉碎机——分立式与卧式;②气流粉碎机——分扁平式、循环管式、靶式、对喷式、流化床对喷式;③辊压式磨机——分高压辊磨机、立式辊磨机(莱歇磨、MPs磨);④介质运动式磨机——分容器驱动式(球磨机、振动磨、行星磨)及介质搅拌磨。

中药材超细粉碎设备,主要采用气流粉碎机、振动磨、高速机械冲击式微粉碎机等几类设备,目前,由于中药行业内对超细粉碎技术生产的“药粉”的概念在认识上还不统一,因而相应粉碎设备的称谓也不统一。如目前即有“微粉机”、“超微粉碎机”、“超细粉碎机”、“细胞破壁机”、“超音气流粉碎机”等不同设备和设备名称。这些机械所生产的粉末粒径大小各不同,其用适用范围也不一致,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不仅不能保证其产品的正确运用,而且无法对超细粉设备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估和监测,如此,便难以保证超细粉产品的生产质量。

2.5 中药微粉粒径的测量方法不统一

由于微粉的粒径与中药的疗效密切有关,因此,对粒径的测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超细粉生产行业内,目前所采用的微粉粒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筛分法、沉降法、激光法等,现在还有学者研究了对微粉粒度更精确的测定方法。如,冯瑞棠等为了测量超出费氏仪读数板孔隙度范围的粉末的平均粒度,研究了两种扩大仪器测量范围的方法,并且用这两种方法测量了几种粉末的平均粒度,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在苍术、黄柏的粒径测量中,还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非粒径越小,疗效就越高,对于不同的药物和临床不同的需要,对微粉粒径的要求也不相同。在现今生产实际中,生产者常根据粉体的粒径分布范围、物理特性、干湿度和要求测量的粒度……来具体确定选择何种方法。因此,即使是同物料,由于选择的粉碎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3、中药微粉规范化研究的对策

3.1明确界定中药微粉的概念

尽管中药微粉生产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概念不统一的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概念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没有统一和明确的概念,便难以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从统一和规范中药微粉的概念人手,通过对现今中药微粉的有关概念和名词术语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按临床实践和市场的需要,对各种不同要求不同级别的“微粉”或“超微粉”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尽快结束中药行业的在微粉生产与研究中所存在的概念“混乱”的状态。只有结束了这种状态,才有可能为制定行业的超细粉生产的相关检测标准,铺平道路。

3.2以微粉粒径作为切入点

颗粒的粒度直接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其细度有关,磨料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微粉粒子细小,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如粒子的大小与形态、比表面积、密度与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由于微粉粒径的变化,可影响物料的理化性质,而微粉的粒径又与其制备工艺密切有关。在制备中如不能控制好微粉的粒径大小,便有可能使挥发油等有效成分丢失(如对某些中药就不能采用细胞破壁技术);而其表面能的骤增,又会产生团聚现象。因此,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及微粉不同用途,以微粉粒径为指标,统一界定不同级别中药微粒的概念。如此,便能更深人地了解微粉的其它性质,才能为中药微粉的研究、生产和检验奠定基础。

3.3规范统一检测方法

目前,用于粒径测量的方法虽然很多,且各有其优缺点,但是要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可行、操作简便的方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筛分法用于粒度分布的测量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由于微粉的特殊性质(如易团聚,易吸潮等),用此方法测量,其结果不一定准确。电子显微镜可以对完整细胞进行观察、测量,但对细胞破壁的微粉却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此时粉末已成碎片)。激光粒度检测仪受分散溶媒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有待深人的研究。同时,在微粉检测中,并不是每一个研究生产单位都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因此,对微粉粒径的测量不能再走老路子,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在统一微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统一的适合各种不同需要的合理可行和操作简便的微粉检测方法。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