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一)评估

  1.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初期乳房肿胀疼痛,压痛性肿块,局部皮肤可有红热。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症状可加重,并形成脓肿,压之有波动感和疼痛,局部皮肤表面有脱屑,穿刺可抽出脓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

  (2)全身表现: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2.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史  患者有无乳头发育不良造成新生儿吸允障碍,有无乳头破损等。

  3.心理和社会状态  有时因母亲工作繁忙、环境等条件限制,阻碍乳房的排空而引发乳腺炎;母亲因不能有效的母乳喂养而担心新生儿的营养摄取不足,由此可产生焦虑。

  (二)主要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

  1.体温过高  与炎症反应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恢复正常。

  2.疼痛  与乳汁淤积,炎性肿胀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自述疼痛减轻或消失。

  3.知识缺乏  缺乏哺乳期乳房保健知识。

  预期目标:患者能够说出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并采取相应行动。

  (三)护理措施

  1.预防

  (1)避免乳汁淤积: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时尽量让婴儿吸净。如有淤积,应及时用吸乳器吸出乳汁,或按摩乳房帮助乳汁排出;哺乳后应清洗乳头。

  (2)防止乳头破损:在妊娠后期,每日用温水擦洗乳头;用手指按摩乳头,并用75%乙醇擦拭乳头,使乳头表皮坚韧不易破损。

  (3)保持乳头清洁,防止细菌侵入:妊娠期应经常用肥皂水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并应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如有乳头破损,应停止哺乳,定期排空乳汁,局部涂抗生素软膏,待伤口愈合后再哺乳。

  (4)矫正乳头内陷:妊娠期应每日挤捏、提拉乳头,多数乳头内陷者可以纠正,哺乳时有利于婴儿吸允,防止乳汁淤积。

  2.炎症发生后护理

  (1)一般护理:适当休息,注意个人卫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并注意水分的补充。

  (2)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有利于血液循环,控制炎症发展。

  (3)消除乳汁淤积:可用吸乳器抽吸,或用手、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压按摩,使乳管通畅。

  (4)局部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散。

  (5)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无升高,注意用药反应,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6)术后护理:保持伤口引流通畅,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