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笔者认为,应把发展中医药工作当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
一、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内经》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中医学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具有明确的医学科学的特性,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维持其生理的平衡。在病理上,中医学也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化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在治疗上,中医确定的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调摄精神、三因制宜等“以平为期”的基本治则,无不贯穿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
二、中医药学中具有“和谐文化”的内容。
《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当时以及此前的文化及哲学思想必然渗透、影响于中医,为中医学理论研究提供思维框架,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如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在提出保养真气来预防疾病、防止早衰的养生方法时所说的“恬澹虚无”(安闲清净,没有杂念)、“志闲少欲”(安详而少欲望)、“心安不惧”(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美其食”(吃任何东西都觉得满意)、“任其服”(穿任何衣服都很随便)、“乐其俗”(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乐于相处)及“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合于道”的内容,虽然不免老子之“无为”思想的痕迹,但也不乏礼让宽容、和睦相处、勤俭节约、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理性平和、反对享乐及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积极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中医重视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相互和谐与统一。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的整体关系,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只有与自然界变化相互适应,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不致发病,既病之后,也要顺应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的变化对人体进行调治,故《灵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强调了人与自然界在治疗上的统一。同时,中医学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脏腑形体的联系,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同时认识到社会活动对人精神意识的作用;人的精神意识对机体健康的反作用,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互相影响。
四、中医正确的医德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救极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中医认为“医乃仁术”,病人把生命交给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谨小慎微,一丝不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医生,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五、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及养生理论有利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开创了中医“预防为主”思想的先河。通过调摄精神、加强锻炼、形神兼养、保精护肾、调理脾胃等以提高正气的抗御能力,通过顺应自然、起居有节、饮食有常、劳逸适度、恬澹虚无、讲究卫生、防止污染等以防止病邪的侵害,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不但可以有效的保障全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总之,中医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决定》的主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普及、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开了个好头,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医药事业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