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小儿麻痹症 > 正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矫形器应用

关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矫形器的应用”相关内容,相信是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的事情,为帮助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配图6

脊髓灰质炎是由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部分可通过矫形器恢复部分功能和矫正畸形。

1、急性期:从起病到发热消退,约2周。应在全身治疗的同时保护疼痛的肌肉;尽量使瘫痪的肌肉及早恢复,防止肢体关节发生畸形。

2、恢复期:从全身症状消失至瘫痪肌不再恢复,约2年。这阶段治疗的原则是支持和保护肢体,使肌力减退的肌肉不受牵拉,避免产生挛缩或畸形。早期在卧床休养阶段,支持方式可采用金属关节加塑料矫形器。优点是易于拆除和更换,便于进行功能锻炼。下肢瘫痪者,仍需穿戴适当矫形器,帮助病人站立和行走,以防止和矫正畸形。出现畸形之肢体更要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和发展成为固定畸形。

3、后遗期起病2年后即为后遗期。进入此期后,瘫痪的肌肉就不能再恢复,有些病人已伴有畸形。处理的方法是继续功能锻炼,穿戴轻便矫形器保护。

儿麻后遗症引起的肢体瘫痪:表现为上下肢关节受累,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丧失;关节变形。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丧失、关节变形。

下肢畸形表现更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患侧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内外翻过伸畸形、足部内翻马蹄足畸形等等。

儿麻后遗症装配矫形器一般适用于缓解控制畸形、提供下肢的正常生物力学对线功能,补偿双下肢不等长等作用,以下是没穿戴矫形器和穿戴后的对比图:

儿麻后遗症矫形器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患者的站立行走问题,摆脱拐杖,提高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以上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矫形器的应用”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