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牙槽外科 > 正文

牙拔除术并发症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点

关于牙拔除术并发症及临床表现,是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考纲涉及知识点,相信很多人想了解,下面医学教育网编辑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拔牙后出血

出血原因有全身因素或局部因素,对于全身性疾病所致者,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地输入新鲜血及止血药物。同时进行局部处理,缝合加压和使用局部止血药物。绝大多数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如牙龈黏膜撕裂、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组织残留、牙槽小血管破裂以及拔牙创血块腐败、脱落等。牙龈黏膜撕裂应缝合,即可止血。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立即刮净。牙槽小血管破裂需用明胶海绵、碘仿纱布填塞止血。

2.拔牙后感染

主要由于:①病人局部炎症明显,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病人全身情况差。②拔牙创内牙结石、牙碎片、骨碎片等异物残留或炎性肉芽组织残留所致。为防止拔牙后感染发生,术前应作详细检查,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对于局部感染伤口,要在局麻下行刮治术,彻底清除拔牙创内异物或炎性肉芽组织。对于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后感染(又称干槽症)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止痛、消除感染及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长,并配合神经封闭、磁疗、激光照射等。对于迟迟不愈者,可在局麻下行牙槽窝刮治术,刮净病理肉芽和软化的骨面,使其重新充满血块,促进创口愈合。

3.皮下气肿

主要发生在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后,多因颊侧切口过深、黏膜骨膜剥离过于广泛,牙槽骨去除过多、伤口缝合后病人咳嗽等。预防应避免切口过深,翻瓣过大,去骨过多,缝合后伤口应放置碘仿纱布作引流。一旦发生皮下气肿应拆除缝线,重放引流条,局部加压包扎和控制感染。

以上关于“牙拔除术并发症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点”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搜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