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一、发病机制

  病因至今未明。

  本病以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发病前1~2周多有感染史,临床出血表现重,除有皮肤、黏膜出血外,还有内脏出血。

  2.慢性型 起病隐袭,多数出血较轻.但可因感染而突然加重,女性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减少,均低于<100×109/L;②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③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④血小板生存时间约90%以上明显缩短。

  2.骨髓象 ①巨核细胞数量;急性型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显著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幼稚型增加,以急性型更明显,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粒系、红系、单核系和淋巴系均正常。

  3.出、凝血功能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一般凝血功能均正常。

  4.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多数阳性。

  5.其他 可有与出血程度一致的贫血,少数可伴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称Evans综合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2.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3.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血小板上和血清中存在大量抗血小板抗体。

  6.泼尼松治疗有效。

  (二)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要点

  需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MDS、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LE、脾功能亢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