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护士编书分享伤口护理心得

2009-09-16 08:58 来源:医学教育网

  从易复原型到难愈伤口,如妇产科和骨科开刀伤口、撕裂肌肤、皮肤脱落和腿溃疡等。具有伤口护理专科资格的新加坡中央医院资深护士郑爱珠(53岁),专门照顾不同类型的伤口。这些伤口多需要病人在家护理,这也是她需要教育病人和家属的地方。她为了和其他护理人员分享伤口照料的知识,自己写稿,并在主任的鼓励下,聚集了医生、营养师和专科护士同事供稿和照片,完成了《专业护士伤口护理》(WoundManagementGuide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

  伤口复原主要靠修复机能

  拥有30年护理经验的她说:“伤口复原主要还是靠身体的修复机能。以前的人一旦有伤,就要尽快痊愈;现代医学昌明,我们已进步到力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何快速复原到原本的最佳状态。”

  她说,一些病人还是用迷信的方法来医治伤口,例如用粉制品,如咖啡、茶叶或草药涂在刮伤的伤口上,这只会刺激伤口或是在灼伤处误用膏状药膏涂抹,正确的方法其实是利用水质凝胶来舒缓灼热。

  郑爱珠说,每一个人的伤口复原情况依照体质和伤口部位而有不同康复时间。例如,在关节部位的伤口,因为人体动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治愈。此外,一些存在因素如心脏疾病、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炎症、贫血;和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感受压力、焦虑和老化,都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她举一个康复的例子,有一位病人的足部发炎溃烂,原本需要截肢,当时他非常伤心和不甘心。郑爱珠详细地向病人分析最好和最坏的情况,病人的情绪才告安定下来。他遵循郑爱珠的在家护理程序,最后逐渐康复并跳过截肢的厄运。

  郑爱珠说,伤口愈合的过程从止血开始,然后伤口会发炎约72小时。这时身体会杀灭和排出伤口周围的残质和细菌,呈现红肿和酸痛的感觉。

  之后,伤口会进入重组再生过程,新血管衔接起,收缩和形成上皮组织保护伤口。在伤口愈合成熟期,胶原蛋白会组织起来并强化,增加伤口抵抗外来侵害的机能。

  应向病患理性分析血糖指数

  另一位参与编书的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陈玉玲(33岁),因为接触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如肾衰竭和截肢,而想教育他们避免陷入恶化的窘境,于是6年前开始针对呵护和教育糖尿病人的工作。

  在陈玉玲的经验中,糖尿病人在家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懂得控制血糖。她借此告诉患者家人:“如果测出血糖太高,不要太严厉指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患,而应该理性分析血糖指数,并且指导他们下次如何取得进展。”

  病患在服药期间,如果食欲不佳,就应该立即注意,因为他们极可能因为血糖太低而病发。她在《专业护士伤口管理》写了糖尿病导致溃疡的护理方式。

  在15年的护士生涯中,她犹记得一位她照顾了4年的70多岁老妇。她和丈夫膝下无儿,每天都是丈夫帮她注射胰岛素和测量血糖,并且定期向陈玉玲报告,再由她建议医生胰岛素分配量以控制老妇的血糖。

  老妇最后一次入院,吩咐丈夫致电给陈玉玲请陈玉玲去探望她。当天是陈玉玲的休假日,一番迟疑后,陈玉玲还是回到医院探望老妇。可是当时老妇已陷入昏迷状态,需要仰赖氧气罩来呼吸。

  陈玉玲说:“我和她说话让她安心。我在1个多小时后接获她丈夫的电话说他太太已经过世了。她临终昏迷前,特地叫丈夫请我过来,我当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才领悟:原来我真心的小举动对她是那么的重要。”

  接触病人,让陈玉玲更珍惜和家人共聚的时光,并且惜福。

  她说:“我有一位病人家里连冰箱都没有,无法存放胰岛素,因此我们改发每个月的数量给他,并且教他把胰岛素放在家里最阴凉的地方。一些年迈病人也和我诉苦,说亲人很少和他们联系,多数时候他们都独处。”

  能够看到病人渐渐康复,是郑爱珠和陈玉玲工作上最大的喜悦。陈玉玲记得一位60来岁妇人在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后,肤色呈黄疸状态,需要注射胰岛素和长期控制血糖。从最初抗拒治疗,到最后遵循吩咐,两年后病情受控,不需要注射,只要服药就能控制糖尿病,令陈玉玲为病人感到欣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