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刘秀岭:中医院里的爱心天使

2011-01-11 10:59 来源:医学教育网

  刘秀岭,女,53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护士长,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

  她从事护理工作33年,在30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曾经有过多次改行转岗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凭着对护理专业的酷爱,仍然执着地坚持在护理岗位上。

  1986年她调入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担任护士长,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高劳动强度的科室,她在这里一干就是16年。作为护士长,她带领同事们创立了急诊科ICU病房,使中医医院的急诊科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2003年初,许多40岁以上的老护士借病房楼装修之机纷纷调离病房,或者干脆转岗。恰在这时,上级准备派往她任针灸科病房任护士长。这一年,她48岁。针灸科病房救治的大多是脑卒中病人,患者年龄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有的还痴呆、抑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堪称全院之首。那年她母亲80岁,患脑出血、偏瘫、失语、尿失禁、卧病在床已经21年。说心里话,她很想换个轻省的岗位,抽时间照看一下父母。但当组织问她行不行,有没有困难时,她说:“行,没困难。”她把困难咽进肚子里开始走马上任,带领护士潜心研究偏瘫失语、痴呆患者的非语言信息,仔细揣摩他们的心理需求,以极大的爱心去安抚他们,无微不至地像哄小孩一样地照顾他们。很多家属感慨地说:“即便是家里人也没有这么好的耐性啊!”在她的领导下,5年来针灸科创下了护理“零”投诉,5000多名偏瘫患者“零”褥疮的好成绩。

  同样患偏瘫的母亲却病情加重,出现褥疮。她经常指导偏瘫患者到户外进行康复锻炼,母亲偏瘫23年以来,她却只推着轮椅带母亲逛过一次街。她天天为患者伙食操心,却经常不得不让孩子在家里将就吃饭。她每天下班后赶往南城给母亲输液换药,治疗到深夜。因为她住在30公里以外的北城,这时已经没有公交车,只能到附近姐姐家住下,第二天再赶去上班。儿子只能独自一人在家,孤独地守着空房子,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么多的困难,她没有向组织说,没有对别人讲,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担当。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对着妈妈的遗像说:我做护士33年,32年全勤,工龄假和加班全部奉献。您可能怨我,嫌我很少陪伴您。妈妈,我想对您说,不是女儿不爱您,是因为有更多和您一样的病人需要我。

  小护士叫她“母亲”;医生说她是“勤劳的小蜜蜂”;主任称她“老黄牛”,父亲说她是“铁人”,儿子言:“我妈妈把一份职业干成了一项事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说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却说:“我就是个普通人,做的都是小事。把小事做精彩,把普通事做到位,把平凡事做经典是我永远的追求。”

  令刘秀岭欣慰的是,她所在的针灸科先后成为北京市针灸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重点学科、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针灸特色诊疗中心建设单位、针灸科病房由1个扩展到3个、床位由35张扩展到100张、病房使用率保持在105%以上、7名护士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

  她舍小家顾大家,把大爱献给了患者,却亏欠了家人,也忽略了自己。她把苦都咽到了肚子里,却把温暖和微笑送给了患者和同事,她是当之无愧的爱心天使。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