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吸胎粪救人命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聂淑娟
2011-07-07 11:46 来源:医学教育网
她是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她是出生在干部家庭的“千金大小姐”、她是一名护士,她叫聂淑娟,今年64岁。
5月10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办公室里,刚刚结束义诊的聂淑娟额角还渗着汗珠。大红色的休闲外套、巧克力色的微烫卷发、棕金色的发卡……时尚休闲的装扮,白皙的皮肤,让64岁的聂淑娟看起来远小于实际年龄。
从懵懂的小护士到医院护理部的管理者,回顾从事护理的46个年头,她说,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付出了太多,“但我不后悔。”
“从小,我就爱美。”聂淑娟说,自己当初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护士这个不太“体面”的工作,就是觉得,“穿着白色的护士服走来走去,是件很美的事情。”
1965年,当护校毕业分配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后,聂淑娟才发现护士工作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
“走廊里挂的全是尿布,凳子上、桌子上躺满了小患者。”聂淑娟说,尿骚味儿和震耳欲聋的啼哭声是当时儿科最明显的特征。而她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闻识小宝宝的大便——酸臭说明是消化不良,腥臭说明是细菌感染。
科室里的种种,简直让出生于干部家庭从小就爱干净的聂淑娟无法接受。“可孩子康复后的笑脸就像有魔力一样,让我舍不得离开。而且,就这样干了一辈子。”
报名支援边远地区
196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组织医疗队赴边远贫苦地区支援当地医疗工作,已经成为了儿科护士长的聂淑娟第一个报名,并选择了条件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
“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应该对得起这份职业。”聂淑娟说。在当地,为了抢救病危产妇,从未骑过马的她骑着马连续奔跑了3个小时,由于途中不断加快速度,她险些几次从马上跌落,“这个时侯,时间就是生命。”
产妇得救了,可孩子却因生产时间过长出现了窒息,聂淑娟又嘴对嘴的吸出了流入孩子口中的羊水和胎粪。最终,母子平安,“这是对我最大的慰藉。”
当时麻风病在新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一名患有此病双手溃烂的老太太在当地几乎成了“瘟神”。可聂淑娟却坚持每天为老人的双手换药。半个月后,老人的手上终于重新长出了粉红色的皮肤。“不是不害怕,可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病人就没有指望了。”
凭借着优异的表现,1982年,她成为全疆惟一一个外派沈阳医专高护班学习的护士。随后,她被任命为医院护理部的副主任。
将责任制护理引入新疆
经过三年的学习,聂淑娟第一次将责任制护理的概念引入了新疆,并率先在医院的普外科和心血管内科进行试点。
而在此之前,护士的护理工作基本上都是遵照医嘱机械执行。铺床、输液、吃药,大家都是各司其职的流水作业,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工作,患者对护士没有印象,护士对病人的好坏也不用负责,聂淑娟说。
而责任制引入后,试点科室的每个护士都有了具体的负责病床和病人,患者的所有基础护理全部由责任护士完成,吃喝拉撒睡,全都要监管到位。
“第一次,护士也收到了患者的感谢锦旗。”至今提起这一点,聂淑娟都很是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自豪,责任制护理随即在医院全面推开,护理质量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可成就的背后,却是不能陪伴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聂淑娟离开新疆去学习后,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暑假回来时,母亲已经是癌症晚期。原本想留在母亲身边,可老人却说,“不能耽误了你的事业”,硬是将含泪的女儿推出了家门。没过多久,老人就过世了。
除了母亲,对于孩子她也充满了愧疚。由于工作太忙,丈夫也在外地,幼儿园更像是孩子的家,她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来接孩子的,每次在幼儿园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她都很内疚。
正确理解职业
对于聂淑娟来说,时间倏忽就过去了,续聘、返聘,聂淑娟从未离开过与护士相关的岗位。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病救灾优秀工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多个区级、国家级的护理奖项。2007年,在第41届国际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上,她获得了国际医学护理届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成为西北五省第一名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
个人业绩蒸蒸日上,可她最大的愿望还是能够带动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医院扩建、患者人数增多、护理人员不足,“种种原因造成了基础护理服务质量下滑。”聂淑娟说,尽管医院的软硬件设施、环境都在不断提升,可是患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这再次让我们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聂淑娟说,但对于护士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奖金、工资的多少,而是对职业正确的理解——应该意识到,不是医院给我发工资,我来干这份活,而是需要感谢患者给我了这个工作的机会。
“只有用心去护理,才能感受到心的回报。”聂淑娟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