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外科主治医师辅导:骨的构造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

(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骨密质和骨松质。①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②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

(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腔隙内。又分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能造血。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

(3)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的最外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在骨的生长、发生、修复和改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3.分类

(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

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

1)裂缝骨折: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2)青枝骨折:见于儿童。

②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

①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4)骨折端的移位: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因素有:①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②肢体远侧端的重量;③肌牵拉力;④搬运与治疗不当。

移位方向主要有:①成角移位;②侧方移位;③短缩移位;④分离移位;⑤旋转移位。临床上几种移位常合并存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