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
1.品种选择在野生状态下,选用株型好、叶片大、有特性、黄花蒿素含量高的植株作为种源抚育对象,以提高种性的品质。
2.种源地建设选地要求选择交通便利的连片生长的台地或缓坡地,根据黄花蒿喜湿润、不耐干旱、不耐涝的特点,最好是选水源条件好的作为种源抚育地。种源地面积一般按计划种种植面积的0.25%为宜,可多点布局。
种源地的整理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将种源地内的杂草烧掉,或把杂草连根锄掉晒干。烧制草皮灰,然后把这些草皮灰均匀撒在种源地中。在种源地的四周开好环地沟,中间开十字沟,以防渍水,并在地的周围用竹子或树枝打筑篱笆,把种源地圈起来,以避免遭受牛羊牲畜践踏。
3.种源苗期管理间苗补苗野生状态下黄花蒿的种子分布不均匀,春暖气温回升后,种子多的地方,出苗多而细弱,因此,在四月上、中旬,当苗高5-10cm时,进行间苗、补苗,每40-50cm留一株或补种一株。
施肥、培土黄花蒿喜肥,补苗成活(7d)后就要追肥,一般每hm2施尿素60kg,过磷酸钙37.5 kg,硫酸钾75kg.补苗后一个月,结合除草每hm:施 N、P、K含量分别为15%的复合肥600-750 kg/hm2.施肥后要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倾斜倒伏。
打顶当黄花蒿苗高30-50cm,把主芽摘除(称“打顶”),以促进侧枝萌发,有利提高种子产量。
病虫害及其防治3.4.1白粉病白粉病是野生黄花蒿的主要病害,多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发生危害。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8%百奋微乳剂1000倍喷雾防治,每隔7d喷一次,连喷2-3次。
蚜虫和象甲虫:用12%路路通乳油1000倍+70%艾美乐乳剂1000倍喷雾防治。
4.种子除杂去劣种子质量的核心是品种的高纯度、高质量。在抚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搞好各时期的除杂保纯。苗期除杂在间苗时进行,识别苗相、叶色等形态,拔除异株;第二次在施肥、培土时进行;第三次在8月上旬进行,全田拉网式1-2遍,保证在收获前把杂株彻底清除。
5.优良品种的选择采用单株选择的方法进行选育。8月上旬,在相对优良的群体中,选择叶子大的、株型好或有抗性的变异植株,挂上标签,单株记录,单株采收,余下的将留来年作大田生产用种。单株选择的时间,最迟不能超过8月中旬,因为野生黄花蒿于9月上旬现蕾。黄花蒿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叶片逐渐变小,难以选择大叶的单株。6收获、晾晒、贮藏采收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黄花蒿种子采收最佳时期为10月中旬,最迟不能超过10月下旬。采收时,把未挂有标签的黄花蒿全部砍倒,搬到避风向阳的晒场上摊开晾晒1-2d,然后打落种子晒干、风净,保存于避光、干燥处。
存在问题
种植地的选择不当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土壤、光照)决定黄花蒿的产量和青蒿素的含量,不同的区域对黄花蒿的产量和青蒿素的含量影响很大[7~9],同一区域不同的环境对黄花蒿的产量和青蒿素的含量也影响很大。黄花蒿是阳性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荫蔽条件下不宜种植。例如许多种植户将黄花蒿种植在果园内或与玉米间种,黄花蒿生长不良,产量极低。另一方面,黄花蒿播种期和苗期对水分的要求也较高,没有充足的水分会导致发芽率低或出苗后因干旱而死亡;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会使黄花蒿病害增多,出现根腐病和茎腐病,并逐渐死亡。2005年在广西象州县移栽种植黄花蒿中,有2 ha黄花蒿因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引起死亡。
不当的种植方式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关系到人工栽培是否成功。据调查,目前大面积栽培中有直接撒播、条播、点播、育苗移栽4种方式。2006年2~3月在广西鹿寨县大面积将种子直接撒播200 ha,发芽率低于5%,成苗率低于1%;将种子与甘蔗灰混合均匀直接点播60 ha,发芽率为50%左右,成苗率低于2%;2006年2~4月在广西都安、大化、靖西三县将种子直接条播和点播600 ha,发芽率约为40%,成苗率低于15%。因此,在人工栽培中,不能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除非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适宜种子发芽和生长,否则就会失败。
种苗混乱近几年来,由于黄花蒿原料价格上涨,许多人盲目种植,乱采野生的种子栽培,出现了种植的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生产原料的青蒿素含量达不到0.6%以上,厂家不收购,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播种期太迟和收获期过早在广西,虽然黄花蒿从采收后至次年5月中旬都可播种,但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是黄花蒿播种的最佳时期。有的种植户4月以后才播种,由于生长期短,直接影响黄花蒿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黄花蒿原料短缺,许多中间商为抢购原料,7月份就开始收购黄花蒿原料,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低,降低青蒿素的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成本,直接影响青蒿素加工业的发展。
忽视水肥管理黄花蒿广布于亚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海拔300 m以下的石山、土坡、丘陵、平地、路边及房前屋后的红壤、红黄壤、石灰土等均有分布,且能正常生长发育。许多人因此认为黄花蒿到处都可以生长,适应性较强,根本不用肥水管理。由于不进行肥水管理,黄花蒿生长极差,产量很低。
连作栽培,病虫害严重黄花蒿病虫害较少,但连作可使病虫害的问题会逐渐加剧。一般新地第1年种植黄花蒿,很少有病虫害发生;但连作后,会有根腐病和茎腐病、地老虎、蚜虫、小菜蛾、尺蝮等病虫害发生,病害危害率为3%~5%。蚜虫、小菜蛾和尺蝮等虫害的危害率达10%~30%。
对策
选择好适生地种植应选择气候温暖、地势向阳、排水良好、pH为6.0~7.5、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这些才能使黄花蒿生长茂盛,植株高大,收获高产量的黄花蒿叶和高含量的青蒿素。
选择优良品种人工栽培黄花蒿,目前使用种子育苗是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但必须选择黄花蒿干叶产量高和青蒿素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可采用广西植物研究所已选出青蒿素含量1.0%和干叶产量200 kg以上的93001号和93004号高产优质的黄花蒿品种或重庆市酉阳县的一些优良品种作为人工栽培的良种种源。
提早播种和移栽提早育苗必须使用小拱棚薄膜覆盖,进行保温保湿,有条件的使用大棚育苗。在采收黄花蒿种子至第2年3月初播种,于2~4月移栽。
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先育苗后移栽是人工栽培成功的主要种植方式。我们从2004~2006年在广西植物研究所、临桂县、隆林县、靖西县、都安县、象州县、金秀县、鹿寨县等地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种植了1 500 ha黄花蒿,结果全部成功。
加强水肥管理对土壤贫瘠、物理性状差、新开垦的酸性土壤必需施入农家肥,用量为20 000 kg/ha以上。在苗期和移栽成活后各追施1次水肥,肥料种类有人畜粪水、沼气水、麸水、尿素(浓度0.2%~0.5%)+过磷酸钙(1%)和复合肥(1%)等;5,6月各追施1次复合肥,300~450 kg/ha。
采用轮作方式种植黄花蒿 合理轮作可有效地防除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保持地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适时采收据我们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5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3%,6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5%,7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小于0.8%,8~9月采收青蒿素含量大于0.8%。因此,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以初蕾期采收最为适宜,此时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均较高。在广西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晴天采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