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草甘膦小飞蓬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采用温室生物测定法建立小飞蓬对草甘膦的抗性检测方法.小飞蓬幼苗长至5~7叶期,单株移栽,15~20叶时,按不同浓度处理喷施草甘膦.用药后3d进行第一次观察,记录各浓度的药害症状,并划分药害级别.以后每隔4d记录1次,药害级别转化为药害综合指数.当不同处理间的药害症状有极显著差异时进行鲜重和干重的测定.分别以所获得的药害综合指数、鲜重、干重和药剂剂量的对数进行回归,所有的数据都用log-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两次重复实验的结果,证实采用药害分级、鲜重、干重的方法都能较好地反映小飞蓬受害情况和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间的关系,但药害分级的方法是3种方法中重复性最好的一种. 2.小飞蓬对Cd的耐性与吸收特性研究
[目的]分析小飞蓬的生长、生理及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探索小飞蓬对Cd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与耐性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5个Cd浓度(0、25、50、75、100μmol/L)处理对小飞蓬(赣南钨矿区优势植物)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当Cd浓度为25和50μmol/L时小飞蓬能正常生长,各生长指标与对照(0μmol/L)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当Cd浓度达到75和100μmol/L时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小飞蓬对Cd吸收有很强的分异特征,能将更多重金属积累在植物地上部.小飞蓬地上部和根系的Cd含量随营养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d浓度为75μmol/L时,植物地上部Cd吸收总量达到最高,为118.87mg.[结论]小飞蓬对修复低、中浓度Cd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潜力.
3.小飞蓬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生物测定
以高粱(SorghumvulgarePers.)、黄瓜(CucumissativusL.)、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小飞蓬(ErigeroncanadensisL.)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等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小飞蓬的乙酸乙酯与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作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浓度达100mg*mL-1时对小麦和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均为100%.小飞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高粱和油菜的幼根及黄瓜和油菜幼茎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乙醇提取物对小麦和高粱幼根及幼茎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但高浓度时则对黄瓜和油菜的抑制作用较强;6.25mg*mL-1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油菜、小麦和高粱幼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50%、8.58%、21.51%和26.98%;25mg*mL-1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则分别达到61.31%、77.45%、39.78%和46.34%.表明小飞蓬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除草活性.
4.通过对高Cu污染区(Ⅰ)、低Cu污染区(Ⅱ)和非污染区(Ⅲ)小飞蓬盆栽实验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Ⅰ、Ⅱ、Ⅲ电导率均随着Cu浓度增加而增大,并且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含量随着Cu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态型I的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随着Cu浓度增加均先有所升高,然后又降低,而生态型Ⅱ、Ⅲ则一直呈现降低趋势.3种生态型小飞莲体内SOD、POD、CAT酶活性在Cu胁迫下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当Cu浓度为1200mg·kg^-1时.生态型Ⅰ的SOD、POD、CAT活性分别为194.1%、206.2%、118.6%;Ⅱ的SOD、POD、CAT活性分别为170.1%、182.9%、111.3%;Ⅲ的SOD、POD、CAT的活性分别为115.196、155.496、107.3%.对3种生态型小飞蓬的生理生化指标及酶活性分析表明,高Cu污染区小飞蓬的耐受性要强于低Cu污染区.两者又均强于非污染区小飞蓬,这3种生态型小飞蓬的耐受性呈现出了明显的种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