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有解热、止痛的药,其中许多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的作用,这些药物虽然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但在化学结构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1) 解热作用:
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至正常,但此类药物对正常人体温没有影响,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又是病情发展的重要讯号。同时也是一种防御性反应,高热可引起并发症,要适当应用解热药,解热镇痛药的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目前临床常用有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本类药物解热效果好,可靠而迅速,主要增强散热过程,对产热过程一般不影响,在治疗量下使发热的机体降至正常。
(2) 镇痛作用:
本类药物仅对,中度疼痛有效,主要作用于体表痛、神经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效果较好,对外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本类镇痛作用不是作用于阿片受体,而是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其镇痛效应在组织有炎症时更为显著。
(3) 抗炎,抗风湿作用:
本类药物除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风湿作用,抗炎、抗风湿药主要是消除炎症,本类药物在炎症组织里药物的浓度较高,有利于发挥抗炎作用,对炎性疼痛使用吲哚美辛、氯灭酸及甲灭酸等效果较好,其中氯灭酸、甲灭酸现临床用量很少。
(4)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有特异的抑制作用。血小板聚集对于止血和血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血小板能生成聚集因子,称为凝栓质(TαA2)目前认为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能抑制TαA2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冠脉及脑血管栓塞性疾病。
(5) 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碱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血中尿酸过多、易于使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析出结晶,可引起关节局部炎症及粒细胞浸润,治疗痛风的药物可通过抑制尿酸的合成或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中尿酸水平,从而减少尿酸在关节或肾脏的沉着,而产生治疗作用急性痛风症可用秋水仙碱、保太松、(现很少用)消炎痛、对慢性痛风使用丙磺舒、别嘌呤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