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骼、牙齿的发育是主管护师考试内容的一部分,请考生们掌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些相关知识与广大考生分享。
(一)颅骨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
(二)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1年脊柱增长快于下肢,1岁以后则落后于下肢增长。新生儿时脊柱仅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此为脊柱第1个弯曲;6个月后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为脊柱第2个弯曲;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为脊柱第3个弯曲。至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3个脊柱自然弯曲为韧带所固定。生理弯曲的形成与直立姿势有关,有加强脊柱弹性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平衡。坐、立、行姿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三)长骨的发育
长骨的生长和成熟与体格生长有密切关系。长骨生长主要依靠其干骺端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使之增长、增粗。干骺端骨骼融合,标志长骨生长结束。
(四)牙齿的发育
牙齿的发育与骨骼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出生时在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芽胞,但未萌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5岁出齐20颗乳牙,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但乳牙的萌出时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12个月尚未出牙可视为异常。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左右开始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长于第2乳磨牙之后;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顺序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2岁左右出第2磨牙;18岁以后出第3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身不出此牙。恒牙一般20~30岁时出齐。
出牙为生理现象,但个别小儿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综合征等患儿可有出牙迟缓、牙质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