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牛蒡根药用价值

  主要功能疏风散热、解毒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便秘、风火上扰之头晕、耳鸣耳聋、目昏,外用治头面风毒赤肿、热毒牙痛、齿龈肿痛、痈疸恶疮、痔疮、风湿痹痛,肢节拘挛等。[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若作食用,须先经蒸或煮过,以减弱其寒凉降泄之性。

  中医药理作用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医`学教育网整理。”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乏力:牛鼻栓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西医药理作用1.清肠通便的作用。牛蒡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有预防和治疗便秘的功能。

  2.降血压的作用。牛蒡根中所含有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抗菌作用。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4000μg/ml.

  4.降血糖作用。牛蒂中含有菊糖,其水提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

  5.利尿及泻下作用。牛蒡甙有轻度的利尿及泻下作用,能引起小鼠的轻度举尾反应。

  6.抗肿瘤作用。牛蒡苦素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亦有抗癌活性。

  7.治疗肾炎的作用。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肾炎活性,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进行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8.。促生长作用。牛蒡根制备的天然食用纤维(di-etary fiber.DF),不同比例地加入含有中毒剂量的苋紫(ama-ranth)的基础饮食中,喂饲断奶大鼠,结果使大鼠成长加速,并超过单用基础饮食组大鼠[1].

  9.其他作用。 用二氯甲烷和乙醇,从朱蒡根中分离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2].此外,还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3].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