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诊断 > 正文

发热常见症状鉴别-中医诊断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古代医家认为发热是指病人自觉有发热感,或医生在诊察病人过程中觉察有发热,现在还包括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不管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发热。

发热热型及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反映不同的病证。

【发热恶寒】

是指发热同时伴有恶寒,即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恶寒与恶风都是怕冷的症状,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恶寒重,恶风轻),它是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发热恶寒常见于外感热病中,凡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体表,人体卫气受邪,卫气被遏,温煦功能减弱则恶寒或恶风,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根据发热恶寒这一热型伴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诊察辨别不同的表证。

发热恶寒伴头痛,自汗,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八纲辨证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发热恶寒伴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证,八纲辨证亦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所致。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头痛,口渴,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者,是卫分证。八纲辨证属表热证。为温热之邪袭表,肺卫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身重,胸闷不舒,苔白腻,脉儒缓者,是湿遏卫分证。为湿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作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白,脉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证。为燥邪侵袭,肺卫受邪所致,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脉弦细芤迟,发于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证。为暑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壮热】

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壮热伴汗多,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M,rN.9P7脉洪大或滑数者,是阳明经证及气分证。为阳明气分热盛所致。

壮热伴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者,是心包证。为热陷心包,心神被扰所致。

壮热伴头痛头胀,手足躁动,口干唇燥,甚则抽搐神昏,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者,是热盛动风证。

为热盛心神被扰,津伤筋脉失养所致。

壮热夜甚,伴头痛,口渴,肌肤斑疹隐隐或显露,或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者,是气血两燔证。为里热炽盛,营血被扰,血热妄行所致。

壮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多色黄或粘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是邪热壅肺证。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所致。

【潮热】

是指发热有定时现象,或发热的病人,到了一定的时间其热势升高。为邪正斗争所致,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

潮热日前而发,伴有腹胀腹痛便秘,或下利,心烦,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者,是阳明腑证。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

午后潮热,身热不扬,伴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腹胀便溏,口渴不欲饮,泛恶,舌苔厚腻,脉濡数者,是湿热留恋气分证。为湿热留恋气分,湿遏热伏所致。

午后潮热,伴颧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乏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是阴虚内热证。为余热未尽,阴虚内热所致。

午后潮热,伴干咳少痰,失眠,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者,是肺肾阴虚证。为肺肾阴虚,津液亏损所致。

【往来寒热】

是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即发热时不觉恶寒,恶寒时不觉发热,两者交替出现。为邪正斗争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中。

往来寒热,伴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病证。为邪人少阳,正邪分争所致。

往来寒热,甚则高热寒战,休作有时,肢体酸痛,周身乏力,头痛,口渴引饮,汗后热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者,是疟疾病证。为疟邪侵入,邪正相争所致。

【烦热】

是指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均可出现。

烦热伴胸膈灼热,心中懊(忄农),烦躁不安,口干欲饮,舌红苔黄燥,脉数者,是热扰胸膈证。为热邪留扰胸隔所致。

烦热伴身热不得卧,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细数者,是阴虚火旺证。为肾阴虚,心火亢所致。

【微热】

是指发热不高,热势不甚。常见于外感热病恢复期或内伤杂病。

身有微热,伴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虚者,是外感病恢复期,肺胃阴伤证。为邪热未。尽,肺胃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长期不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绛,少苔,脉虚数者,是外感热病后期,肝肾阴伤证。为余邪未尽,肝肾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劳累后加剧,反复发作,伴神疲乏力,心烦,少气懒言,自汗,食少,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发热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其它常见症状鉴别:出汗、咳嗽、气喘、出血、疼痛、呕吐、泄泻与便秘、小便不利与水肿、黄疸、眩晕、心悸、不寐、抽搐、昏迷、噎膈与积聚、臌胀、痿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