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在我国早已引入栽培。繁殖较为容易,方法是利用藤蔓扦插和分根芽。利用激素或高锰酸钾处理插条,可提高成活率。用种子繁殖效果较差,通常用苗圃育苗,选择肥沃疏松壤土,整地细碎,开一米宽的畦,30厘米内播15~25粒种子,覆土1~1.5厘米。最好是在温暖的6~7月进行。一般约4个月就可长出4~6片真叶,即可移植于大田中或者霜冻来临前移植。每亩栽植密度,随利用目的而异。作为割草或放牧的则稀植,行距1.5米左右。大田直播,最好预先把种子用沙摩擦,或用酸处理,则提高发芽率 50~70%。按行距1.5米,每30厘米10~12粒种子,种子小,千粒重12.2~18.3克,每亩用种子约0.075千克左右。栽植的野葛,当年不宜刈割或放牧,第一年也只能利用1次,第三年可刈割 2~3次。在苗期宜清除杂草,适当施肥。野葛是良好的覆被植物,可利用草山草坡土壤侵蚀地、石山、石砾地、悬岩峭壁等地来栽培,只要有30厘米的缝隙和土深即可扎根、蔓生,把裸露岩石覆被起来,利用其它植物不能利用的光热,保持水土,同时可获得饲料,并抑制某些灌木的生长。葛属全世界约有10多种,我国产 10种左右。
下述各种与野葛价值相似,其主要特点在于:
1.食用葛藤(P.Edulis Pamp.):托叶箭头状,顶生小叶三裂。叶供饲用,根可取淀粉。分布广西、云南、四川海拔2500~3200米山沟森林中。
2.峨嵋葛 (p.omeiensis Wang et Tang):托叶盾形,顶生小叶圆形,生于四川、云南海拔1500~1700米的山沟或森林中。根可供药用,叶作饲料。
3.甘葛(P.thomsonii Benth.):托叶披针状,椭圆形,顶生小叶,菱状卵形。分布广西、海南、云南、西藏东部喜玛拉雅山。根可取淀粉,叶供饲用。
4.越南葛 [P.Montana (Lour.)Merr.]:托叶盾形,顶生小叶宽卵形。根可制淀粉、作酒,藤叶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