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中医之血的概念及其证治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一)血的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血的生成

 

血液的主要来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激,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受气取计,变化而赤,是谓血”。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肾取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生髓,髓可生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三)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因此,若血不足,便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状。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

血和气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化生和推动,故称“气能生血”,“气为血帅”;而气的生成和作用,亦有赖于血的滋养,且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行,故又称“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这些都是说明气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如气滞可导致血瘀,气虚可引起血虚,反之亦然。

(四)血病证治

血的病证一般分为血虚、血瘀和出血。

1.血虚

血虚证是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等。

【治法】补血,亦可与补气、补肾法同用。

【常用方药】四物汤、人参养荣汤;药用当归、白芍、熟地、何首乌、丹参等。

2.血瘀

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流不畅,经脉受阻,血液瘀滞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局部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见出血;全身性血瘀证,一般多在久病或重病时出现,可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等。

【治法】活血化瘀。

【常用方药】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药用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坤草、乳香、没药等。

3.出血

出血证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的证候。

【主证】由于出血原因不同,脉证也不同。

(1)火热迫血妄行者:血色鲜红、面赤、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炫滑数。

(2)气虚失于统摄者:血色淡而难止,神疲乏力,心慌、气短、舌淡、脉细软。

(3)阴虚火旺伤络者: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或淡红,颧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止血

【常用方药】血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十灰散;气虚者用归脾汤;阴虚者用茜根散、生地黄饮子等;常用药有大蓟、小蓟、地榆、仙鹤草、侧伯炭、白芨、三七、血余炭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