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中医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概述】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X109/升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5~1.8)X 109/升者。临床以头晕、乏力、低热。

心悸、腰酸、口腔溃疡、感染等为特征。药物、理化因素或严重感染可引起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病如及早诊治,预后尚好,否则可引起骨髓抑制,则预后不良。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属中医的“虚损”、“眩晕”等范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为劳倦内伤,病后失调或药物戕伤,则伤及正气,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脾肾亏虚,营卫气血衰减,阴阳失调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素体亏损,复因劳倦内伤,病后失调或药物戕伤,致脾肾两虚。脾虚则不能散布精微,肾虚则真气不足,以致气血精髓生化乏源,正气因而虚衰。

【诊断要点】

1.白细胞减少症

(1)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有头晕,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畏寒,心慌等。

(2)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

(3)白细胞计数(2.0~4.0)X109/升,分类计数可正常,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常正常。

(4)骨髓象:可见粒细胞系统的增生不良或轻度成熟障碍。

2.粒细胞缺乏症

(1)临床起病急骤,可见畏寒,发热,乏力,口腔溃疡,感染等。

(2)常可找到诱发因素,如药物反应,放射线损伤等。

(3)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小于2.0X109/升,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无粒细胞,绝对数常在(1.5~1.8)X109/升,红细胞和血小板大致正常。

(4)骨髓象:可出现粒系受抑现象,粒系幼稚细胞减少或成熟障碍。

【辩证分型】

1.气阴两虚症状: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

证候分析:脾虚失于健运,不能化生水谷化精微汽血来源不充,形体失养,故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气虚表卫不固,故自汗;阴虚火旺,虚热迫津液外泄则致盗汗;虚火上扰,津不上承,故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为气阴两虚之象。

2.心脾血虚症状: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倦怠乏力,纳少便塘。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

证候分析: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致气血不足,形体失养,可见头晕,倦怠乏力;脾虚失于健运,胃肠的纳谷及传化功能失常,故纳少便溏;心气亏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故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为心脾血虚之征。

3.肝肾阴虚症状: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足痿弱,咽干。舌干红少津,脉弦细。

证候分析: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上扰情空,故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肾阴亏虚,肾府失养,故腰膝酸软,两足痿软;虚火上炎,故口咽干燥;舌干红少津,脉弦细为阴虚肝旺之象。

4.脾肾阳虚症状:头晕,面色虚黄,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肠鸣,因受寒而加剧,腰酸尿多。

音质淡胖,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助长体力,故头晕,面色虚黄,食少,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中寒,清阳不展,寒凝气滞,故肠鸣便溏,每遇寒而加剧;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酸,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坝u尿多;舌质淡胖,苔白,脉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象。

【分型治疗】

1.气阴两虚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四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15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首乌12克甘草6克大枣7枚随症加减:自汗盗汗甚者,可加糯稻根12克。

瘪桃干12克,以敛汗止汗;见口舌生疮,加黄连3克、木通5克、淡竹叶9克,以清心泄火,导热下行。

2.心脾血虚治则:补益心脾。

方药:养心汤加减。

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2克肉桂3克(后下)半夏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胃脘胀满,呕吐嗳气者,加陈皮6克,以和胃降逆;腹痛即泻,手足不温者,可加炮姜6克、煨肉果9克,以温中散寒。

3.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 12克枸杞子 12克淮山药 12克龟版 15克牛膝9克山茱萸9克菟丝子12克黄精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头痛、眩晕、耳鸣较甚者,加石决明30克、菊花9克、钩藤15克,以平肝潜阳;虚火较甚,见潮热咽痛者,加知母12克、地骨皮15克,以滋阴泻火;耳聋足痛者,加紫河车9克,以填补精血。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饴糖30克(烊冲)制附片6克淮山药12克杜仲10克仙灵脾12克菟丝子 10克当归 10克鸡血藤 15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若兼见五更泄泻者,可见补骨脂12克、肉豆蔻9克、吴茱萸3克、五味子6克,以温脾暖肾,固肠止泻;若食后腹胀及呕逆者,加砂仁3克、半夏9克、陈皮6克,以温中和胃降逆。

中成药

1.归脾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

2.六味地黄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

3.右归丸 每次6克,每日2次。

【简便方】

1 .茜草10克、红枣15克、连翘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本病各型。

2.胎盘粉,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3.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大枣7枚、黄精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放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取合谷、气海、足三里、关元、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血海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功能健脾补肾。

摩腹疗法:从脐下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摩腹,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扩展至整个腹部,反复数次,功能益气生血,强壮补元。

体疗法:患者在缓解期可练太极拳,以增强体质,调理气血阴阳,巩固疗效。

食疗法:双菇牛肉粥:香菇60克(切丝)、蘑菇50克(切片)、牛肉50克(切丁)、粳米50克,加水1000毫升,熬粥,再入调料,每日1剂,分2次食用,功能健脾补肾。

【注意事项】

1.对可能引起本病的药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可滥用。

2.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X线及某些化学物质人员,应注意作好防护工作,并应定期检查血象。

3.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风寒,防感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