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特发性水肿-中医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概述】特发性水肿又称“水潴留性肥胖症”、“单纯性水钠潴留症”、“周期性浮肿”等,是因内分泌、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失调,而导致的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本病多见于20~50岁生育期伴肥胖的妇女,以水肿与月经周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预后良好。特发性水肿属中医的“水肿”范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特发性水肿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或先天不足,肾气本虚;或后天失调,伤及脾肾等,皆使水运失常,溢于肌肤而发水肿。

病理变化为肝、脾、肾损伤,功能失调。肝主疏泄,疏泄正常,则气机畅行,血液及水津正常运行。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瘀水阻,水泛肌肤而浮肿。

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或后天失养,致脾失温运,则痰湿内阻,溢于肌肤而浮肿。肾为主水之官,若先天不足,或久病及肾,或房劳伤肾,加之经期冲任更需肾精充养,肾精随经血流失,肾阳随之受损,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泛溢肌肤测经期浮肿加剧。此外,湿郁化热,湿热壅盛,郁于肌肤,亦见浮肿。

【诊断要点】

1.水肿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经前期加重,常随体重增加而水肿加剧。

2.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水肿。

3.立卧位水试验有助于诊断。方法:嘱患者清晨空腹排尿后,于20分钟内饮水1000毫升,然后每小时排尿1次,连续4次,测量总尿量。第一天取卧位(不用枕头),第二天同法取立位(活动或工作)重复1次。结果:立位时尿量低于卧位尿量的50%以上。

【辩证分型】

1.脾肾阳虚症状:经行面目浮肿,晨起头面肿甚,月经延迟,量少色淡,畏寒肢冷,小便短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脘门纳呆,腹胀便搪。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弱。

征候分析:脾肾阳虚,精血不充,冲任失养,则月经退少色淡;经期血气流失,阳气更虚,无以温煦机体,则畏寒肢冷;无以温运水湿以化气行水,则经行面目浮肿,小便短少;夜晚阳气衰微,不能上达,则晨起头面肿甚;脾虚气滞,则神疲乏力,院腹闷胀,纳少便溏;肾虚则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弱,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2.气滞血瘀症状:经前及经行时肢体肿胀,月经延期或痛经,精神抑郁,胸胁胀问或有刺痛。香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和情志。郁怒伤肝,致肝气郁结,常见精神抑郁。胸肋胀闷;肝气不舒,冲任二脉失于畅通,则血瘀胞宫, 而见月经延期或痛经;气滞血瘀,血滞肝脉,则胸肋刺痛 ;水失畅达,滞留肌肤,则经前及行经时肢体肿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涩,均为气滞血瘀之症。

3.痰湿阻滞症状:形体肥胖,水肿与经期关系不大,全身虚浮,嗜睡,周身困重,脘闷纳呆,小便短少。舌胖淡,苔白腻,脉缓。

证候分析:脾虚气弱,痰湿内积,则形体肥胖;水湿泛溢,与脾虚相关。故经常全身虚浮;湿阻气机,清阳不升,则嗜睡,周身困重;痰湿中阻,纳运失常,则脘门纳呆;痰湿滞下。则小便短少;舌胖淡,苔白腻,脉缓,均为脾虚湿盛之征。

4.湿热壅盛症状:体胖而浮肿,伴烦热口渴。胸脘痞闷,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或有潮热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脾虚湿盛,滞留肌肤。故体胖而浮肿;湿郁化热,湿阻壅盛。阻于中焦,气体不利,则胸脘痞闷;湿热内蒸,伤及津液测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湿热内迫,则潮热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壅盛之征。

【分型治疗】

1 .脾肾两虚治则:温阳利水。

方药:芩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附片9克桂枝9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6克泽泻15克木香9克陈皮9克厚朴9克自芍15克随症加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者,加黄芩15克、党参12克、山药12克,以助益气健脾;月经迟少者,加当归9克、益母草15克、菟丝子15克,以养血调冲;头面肿甚者,加麻黄9克、赤小豆30克,以升阳发表,利水消肿。

2.气滞血瘀治则: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方药:血府逐瘀汤及五皮饮加减。

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2克枳壳9克牛膝9克益母草15克桑白皮9克茯苓皮15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香附9克随症加减:痛经或胸胁刺痛明显者,加川??子9克、延胡索9克,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经前肿甚者,还可加王不留行12克、泽兰12克,以活血利水。

3.痰湿阻滞治则:化痰祛湿,利水消肿。

方药: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减。

白术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枝枝9克陈皮6克半夏12克大腹皮9克厚朴6克泽泻12克车前子12克(包煎)随症加减:神疲乏力明显者,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以补脾益气;大便溏薄者,加炒薏苡仁30克、砂仁3克(后下),以健脾上泻。

4.湿热壅盛治则: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羌活9克秦艽9克泽泻12克茯苓皮15克赤小豆30克大腹皮9克木通5克椒目3克商陆3克槟榔6克生姜皮3克随症加减:脘腹胀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加防己9克、葶苈子15克(包煎)、大黄3克(后下),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湿热伤阴明显者,当选猪苓汤,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滑石20克(包煎)、阿胶9克(烊冲),以滋阴清热利水。

中成药

1.济生肾气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2.逍遥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冬瓜皮9克、生姜皮6克、大腹皮9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多次饮服。适用于经常浮肿者。

【其它疗法】

外治法:田螺(去壳)4个、大蒜头5个、车前草15克,共捣烂做饼状,敷帖于脐部。

针灸疗法:通调三焦气机。取穴冰分汽海、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实证配肺俞、大抒、合谷穴;虚证加脾俞、肾俞穴;面浮者加水沟穴;湿热者加曲池、阴陵泉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气海穴。操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加灸法。

耳针法:选穴卵巢、子宫、内分泌、肾、脾、肺、三焦、膀胱等穴,每次取2~3穴,留针5~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食疗法:赤小豆30克、意茁仁30克、粳米50克,加水煮粥,每日早晚服用1次。适用于体胖尿少浮肿者。

【注意事项】

1.特发性水肿预后良好,患者无需多虑,平时应保持情绪达观,心境平和。

2.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及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并宜低盐饮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