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婴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月,大都为肥胖婴儿,常在1~2岁即能自愈。其致敏原主要为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此外药物、花粉、细菌、病毒、日光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病因病理】妊母饮食辛燥,胎热较盛,儿在胎中,遗热于儿,生后湿热内盛,又复感风热,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搏于皮肤而发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诊断要点】
1.多于出生后1~6月之间发病。
2.皮损常对称发生,先自两颊开始,逐渐蔓延到额部、头皮部。初起为小红丘疹,分布密集,后融合成片状红斑,表面附有灰白色皮屑,或有丘疹、水疱,流出淡黄色渗液,干燥后结成黄色薄痂。
3.剧烈瘙痒,病情时轻时重,常在发热、腹泻时湿疹减轻或消失。
【辩证分型】
1.湿热内盛症状:皮肤潮红,红色丘疹及水疱,水疱破后流出粘液,干后结痂,眼周发红,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患儿素体血热,复感风热之邪,或内湿化热,搏结于肌肤,故见皮肤潮红,红色丘疹、水疱等。看红苔黄,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2.血燥风胜症状:皮肤干燥,粗糙瘙痒,搔后白屑较多,大便干结,常伴口渴咽干,夜寐不安,苔薄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血热较盛,或湿热郁而化火,耗伤津液,营血受损,血虚津亏,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故见皮肤干燥,粗糙瘙痒,并有白屑等。瘙痒难忍,故夜寐不安。口渴咽干,苔薄少津,脉细数,均为血虚津亏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