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中风-中医难病诊治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以偏瘫、失语,甚则突然意识丧失为临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崇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国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现代医学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无公认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而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更乏特效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在中医学中,本病又名卒中。《黄帝内经》对中风已有不少记载,当时在认识上以症状为主,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重针灸。至汉代《金匮要略》始定名为中风,将喁僻不遂、不识人、舌强难言等症统一于一个疾病。然而,从秦汉直至隋唐,始终认为本病病因以“虚中外风”为主,治疗多用驱风、扶正的方药,《备急千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了治疗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至清代,中风分类趋于精细,如分为真中风、类中风、阴中、阳中、热闭、寒闭等;辨证用药更为精当,创制了多种有效方剂,如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迄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中医治疗中风的现代临床报道,始见于1952年。50年代,以个案资料为主,亦有用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多病例观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数量样本的临床文章逐渐增多,但辨治上,多继承传统方药。自70年代开始,中医药治疗中风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少新的方药研制应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头针)的发现,使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80~90年代,可以说是我圄中医研究中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所发表的临床文章及所积累的病例,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中风基础理论研究上,应用大量客观资料,进行对中风病因、诱发因子、中风发病死亡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中风复发病因等的探索;在中风诊断学的研究上,系统地探讨了中风的舌象、脉象的特征,中风病人脑CT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中风微观辨证的规范化问题等;在临床治疗的研究上)一方面对中医治则进行了反复的验证,如有人对1002例缺血性中风分析,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有效率优于其他中、西医药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方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革新。近年来,对治疗中风有效方药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包括水蛭、红花、川芎、山鸡椒、丹参等药物及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等。同时,在药物研究、剂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另外,针灸在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无论在穴位刺激的多样化,

还是在临床疗效的客观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中医辨治中风的机理研究上,早期多基于传统理论的阐述,近10余年来,已普遍采用多种现代先进指标,对中风的中医微观辨证的具体特点,中药对中风病人的作用原理,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等,都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如脑CT发现中经络、中脏腑的脑部病理性改变有明显差异,从甲皱微循环中观察到,有典型微循环改变的中风病,可分四种类型。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善微循环灌流、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针灸也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加强病灶周围的脑细胞营养,改善抑制的皮层状态,从而有利于瘫痪肢体及语言障碍的恢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