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灵芝的生物学属性

物种简介

灵芝: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真菌,其中以长白山赤灵芝尤为著名。

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lma)真菌赤芝G.lucidum·karst和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被《本经》称为上品。近年来,对灵芝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临床研究颇多,对灵芝的生殖细胞——孢子药用价值的研究也颇受重视,本文综述灵芝孢子的研究近况。

灵芝孢子褐色,卵形,一端平截,(8.5~ll.2)um×(5. 2- 6. 9)um,具双层壁。在每个孢子的褐色内层产生许多针状小突起,深深地伸入孢子壁的透明外层,外层孢壁光滑。灵芝孢子包裹的两层壁十分坚韧,一般的化学,物理方法很难将其打破,故限制了对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建立有效的破壁方法,可以促进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药用价值的研究。

灵芝品种约200多种,并不是每种灵芝都能药用,其中包括不能食用的毒芝。医学证明赤灵芝、紫芝、云芝药用价值最高。在全国最大的原始森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最适宜生长。

基本信息

别名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多孔菌目 灵芝科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以安徽霍山和南方庐山最为出名

采收: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度到50度烘干。

药材形态

赤芝

形态: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

菌盖:皮壳坚硬,黄褐色到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

菌肉 白色至淡棕色;孢子细小,黄褐色

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

气味: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

特征: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栽培紫芝

特征: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

分布情况

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世界分布

世界上灵芝科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处北半球温带的欧洲仅有灵芝属的4种,而北美洲大约5种。中国地跨热带至寒温带,灵芝科种类多而分布广。

中国分布

中国灵芝类真菌自然分布的总特点是东南部多而西北部少。如果从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向南方向的西藏东南部画一条斜线,便可将灵芝的分布划分为迥然不同的两大区,正好说明灵芝科种类的分布与中国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相吻合。目前已知此条线以西由于干旱或高寒等原因,缺乏灵芝繁殖生长的天然条件,只分布有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和灵芝(G. lucidum)两种。在青海、新疆和宁夏几乎没有发现常见的灵芝(赤芝)。赤芝主要分布长白山和台湾地区,并以长白山灵芝和台湾的樟芝最为著名。分布范围大致在南岭以南的两广、福建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香港地区。还包括云南西双版纳和西藏的东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的热带季雨林区具有代表性的是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喜热灵芝(G. calidophilum)、弯柄灵芝(G. flexipes)、无柄灵芝(G. resinaceum)、薄树芝(G. capense)、背柄灵芝(G. cochlear)、胶纹灵芝(G. koningsbergii)、黄孔灵芝(G. oroflavum)、紫光灵芝(G. valesiaum)、黑肉假芝(Amauroderma niger)、皱盖假芝(A. ruda)、咖啡网孢芝(Humphreya coffeatum)、长柄鸡冠孢芝(Haddowia longipes)。其他还有海南灵芝(G. hainanense)、黑灵芝(G. atrum)、黄灵芝(G. multiplicatum)、大圆灵芝(G. rotundatum)、茶病灵芝(G. theaecolum)、黄褐灵芝(G. fulvellum)、大孔灵芝(G. magniporum)、黄边灵芝(G. luteomarginatum)、赭漆灵芝(G. ochrolaccatum)、有柄树舌(G. gibbosum)、橡胶树舌(G. philippii)、三角状树舌(G. triangulatum)、南方灵芝(G. australe)、大孔假芝(Amauroderma bataanense)、黑漆假芝(A. exile)、粗柄假芝(A. elmerianum)及二孢假芝(A. subresinosum)等,共计有66种,占已知灵芝总数的66%。在该区还发现了大量灵芝的新种。

1.热带分布区:

2.亚热带分布区:大致包括南岭以北至秦岭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该区常绿阔叶林区具有代表生的是紫芝(Ganoderma sinensis)、长孢灵芝(G. boninense)、灵芝(G. lucidum)、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小孔栗褐灵芝(G. dahlii)、硬孔灵芝(G. duropora)、拱状灵芝(G. fornicatum)、无柄紫芝(G. mastoporum)、华中灵芝(G. mediosinense)、褐树舌(G. brownii)、层迭树舌(G. lobatum)、福建假芝(Amauroderma fujianense)、假芝(A. rugosum)、江西赤芝(A. jiangxiense)、耳匙状假芝(A. auriscalpium)、小孢灵芝(G. microsporum)、黑假芝(A. niger)等,共计25种,占灵芝类总数的25%。其中以灵芝和紫芝分布较广泛。另外此区域是中国灵芝类南北分布的过渡地带。

3.温带分布区:其范围包括秦岭向东北至大小兴安岭。其中以辽宁南部及华北落叶阔叶林区又属暖温带,辽宁以北即广大的东北地区为主是中温带,兴安岭区属寒温带针叶林区,目前在区内仅分布灵芝属的松杉树芝(Ganoderma tsugae)、灵芝(G. lucidum)、树舌(G. applanatum)、伞状灵芝(G. subumbraculum)和蒙古灵芝(G. mongolicum)。

树舌和灵芝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两个种,前种分布27个省区而后种分布19个省区。蒙古灵芝原发现于河北省北部,在内蒙古北部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亦有分布。目前人工栽培的种类中,除了灵芝(赤芝)外,松杉树芝质量最佳,在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省人工栽培产量大而普遍。中国目前人工生产最多的主要是以上两种,其次是密纹薄芝(G. tenue),紫芝产量低而不广泛。在中国已知的种类中,目前驯化栽培而知其名称的还不到10%,可见从野生种类中驯化德育优良生产菌种,或具有药效的种则潜力很大。

植物资源分布:

1.灵芝GanodermaeLucidi产于华东、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有人工栽培。销全国各地。

2.紫芝GanodermaeSinensis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也有人工栽培。销全国各地。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本草纲目》和宋朝唐慎薇撰写的《重修政合经书证类备用本草》均对六种灵芝所处地理环境有详细记载。有“赤芝生霍(庐)山,青芝生泰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山夏峪”的说法。而“霍山”在古代就是现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因此庐山、大别山是赤芝的发源地。庐山、大别山地处华东和中原的中间,淮河上游,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上。

化学成分

灵芝化学成分主要含麦角甾醇0.3%~0.4%,真菌溶菌酶及酸性蛋白酶、L-甘露醇、浠醇。在水溶性提取液中含有水溶性蛋白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多肽及多糖类。尚含树脂、内酯、香豆精等。

紫芝含麦角甾醇,有机酸为顺蓖麻酸,反丁烯二酸。此外,并含氨基酸、葡萄糖、多糖类、树脂及甘露醇。一般灵芝有生物碱、甾醇、内酯、香豆精、酸性树脂、氨基酸、油脂、还原性物质等反应。

灵芝属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且因所用菌种、菌种产地、栽培方法、提取工艺、制剂方法不同而各异。灵芝属的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中含有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衍生物、甾酵类、生物碱类、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三萜类、倍半萜、有机锗、无机盐等。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与抗衰老作用。灵芝所含三萜类不下百余种,其中以四环三萜类为主, 灵芝的苦味与所含三萜类有关。三萜类也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人肝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也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具有保肝作用和具有抗过敏作用等。

灵芝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