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芡实食疗价值

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子。又称鸡头实、水生鸡头、刺莲蓬实。芡,分布于中国中南、西南、华东、东北等地。秋季割取成熟果实,除去外果皮,取出种子,压碎硬壳,取仁晒干用。

该品性能与莲子相似。主要有补脾胃和涩精、止带、止泻的作用。收涩性较莲子强。可单用煮粥或研末、煎汤服。常与莲子同用,“仙方取此合莲实饵之,甚益人。”(梁代陶弘景)古方水陆丹用该品研末,熬金樱子取汁和丸服,治肾气不固,遗精尿频和带下,颇为医家所喜用。

【使用小贴士】

芡实粉粥

原料:芡实粉30克核桃肉(打碎)15克红枣(去核)5~7枚糖适量

制作:芡实粉先用凉开水打糊,放入滚开水中搅拌,再拌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粥,加糖。

用法:不拘时服。

功效:滋补脾肾,固涩精气。适用于脾肾气虚、精气不固而引起的遗精、滑泄、腰膝无力等

芡实调整脾胃功能

秋凉后如马上食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消化功能。

因此此时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实就具有这一特点,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涩。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的功能。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其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人体经过服用芡实调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补品消化系统就能适应了。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并有南芡、北芡之分。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原来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才腰腿壮健,行走有力。提倡在秋天进食芡实,它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芡实治遗精与老人尿频

据知,芡实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约为75%,而脂肪只含0.2%,所以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它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素,平时消化不良,或出汗多又容易腹泻的,经常吃芡实粥,或煮红糖水喝,效果不错。如果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也有好处。

市场上的芡实呈半圆形,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为黄白色。《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方法是用60克芡实、15克北芡同煮烂。此外,常吃芡实对老年人的尿频症有助益。

芡实一次不要吃得过多

芡实虽然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适合把它当主粮吃。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

食用芡实的方法很简单

秋季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

也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

民间常用炒芡实60克,瘦牛肉100克,加调料煮烂食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