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周朝的“食疗医生”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在崇尚“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历代皇帝当然更是“率先垂范”,始终把“饮膳”作为一件大事,每一顿饭都搞的轰轰烈烈。据《周礼》记载,周天子的膳食包括“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吃饭时还要有音乐,各种食物的加工不但精细,而且还要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气候的变化进行调节,对主、副食的搭配也有明确的规定,这一切都要由“食医”来决定。

“食医”是我国最早的宫廷营养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食医排在首位,是负责周王及王后饮食的专职营养医生,可见周天子对食医的重视。食医的主要工作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六食是指用六种谷物做的食物;六饮指水、浆、醴、凉、医、酏六种饮料。浆,是一种微酸的酒类饮料;醴,是用米酿制的薄酒,曲少米多,味稍甜;凉,是用炒熟的米麦加水及冰制成的冷饮;医,是煮粥加酒后酿成的饮料,清于醴;酏,是比“医”还要淡一些的饮料。六膳、百羞、百酱、八珍都说明了膳食的丰富。而对上述食物饮料的调配则是食医的职责。

当时食医对王室饮食的调配主要根据阴阳四时以及五行生克等理论,例如一年四季,都要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调配食物。《周礼》说:“凡食齐(剂)视春时,羹齐(剂)视夏时,酱齐(剂)视秋时,饮齐(剂)视冬时。”古文“齐”字通“剂”,即调剂的意思,各类食品都有最佳的调制时间,春季时调制六谷食物;夏季时调制羹汤,羹是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秋季时调制酱类食物,酱是用盐醋等调料腌制而成的肉酱;冬季则可以调制各种饮料。食医还负责各种食物的搭配,《周礼》说:“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蓏.”牛肉宜与稌,即梗米搭配;羊肉宜与黍米搭配;猪肉宜与高粱米搭配;狗肉宜与粟米搭配;雁肉宜与麦子搭配;鱼肉宜与蓏搭配,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用肉类与植物类的食物搭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对于现代也很有指导意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国地理、气候条件万千,粮食作物种类繁多,自古中餐有“主、副食”之分,形成了以谷类、豆类和杂粮等为主食,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的膳食结构,这种模式流传至今,表明后人从实践中已经悟出这一理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说明古代食医的“营养学”理论已经融入医学领域之中。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篇指出:“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更进一步认识到食物结构的不同对人类体质的潜在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150年以前西方营养学创立以后,他们借助科学仪器测定食物的成分,并研究食物中营养成分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用来指导人们的膳食,无疑是科学的。但是有些人却以此来否定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殊不知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着意研究膳食搭配的营养学了,周朝的“食医”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医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