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系指抑制剂和β-内酰胺酶发生不可逆的反应后使酶失活。抑制剂在作用于酶的过程中本身遭到破坏,因此此类酶抑制剂被称为“自杀性酶抑制剂(Sucide Inhibitor)”。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催化部位,而通过与酶的某些点结合,使酶失去功能。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于1969年开始研制。通过微生物筛选和酶抑制剂的结构改造,现已获得多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舒巴坦(Sulbactam)和地唑巴坦(Tazobactam)3种。
克拉维酸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ATCC27064)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并于1977年完成了全合成。克拉维酸为广谱酶抑制剂,不但能抑制Ⅱ、Ⅲ、Ⅳ和Ⅴ型β-内酰胺酶,保护抗生素,而且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特定部位,与低浓度的抗生素共同影响细菌生长。舒巴坦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数G-杆菌产的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浓度在2ug/ml时对Ⅱ、Ⅲ、Ⅳ和Ⅴ型β-内酰胺酶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酶谱比克拉维酸广。80年代日本大鹏公司合成了他唑巴坦。它是在舒巴坦的结构上引进了一个三氮唑环而得。对Tem-1、Tem-2、OXA-2、OXA-3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ESBLs作用很强。它与舒巴坦和克拉维酸一样,均为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三者的抑酶作用见表1。
表1 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抑酶作用的比较
β-内酰胺酶 |
细菌 |
IC50 |
克拉维酸 |
舒巴坦 |
他唑巴坦 |
染色体Ⅰ型酶 |
阴沟肠杆菌 |
>50 |
5.0 |
0.093 |
|
染色体Ⅰ型酶 |
大肠杆菌 |
>50 |
7.6 |
2.9 |
|
染色体Ⅰ型酶 |
铜绿假单胞菌 |
>50 |
2.9 |
0.97 |
|
染色体Ⅰ型酶 |
脆弱拟杆菌 |
0.006 |
0.04 |
0.03 |
|
质粒酶TEM-1 |
大肠杆菌 |
0.055 |
1.7 |
0.028 |
|
质粒酶SHV-1 |
大肠杆菌 |
0.035 |
13.0 |
0.14 |
Ⅳ类 |
染色体酶 |
肺炎克雷白菌 |
0.011 |
3.8 |
0.047 |
Ⅳ类 |
染色体酶 |
产酸克雷白菌 |
0.047 |
4.5 |
0.038 |
Ⅳ类 |
染色体酶 |
金葡球菌 |
0.063 |
1.4 |
0.27 |
|
(注:IC50值系抑制50%β-内酰胺酶所需抑制剂浓度)
从表中可看出,他唑巴坦的抑酶作用比克拉维酸、舒巴坦强。
另外,他唑巴坦和舒巴坦的抑酶谱比克拉维酸广;对酶的作用强度依次为他唑巴坦>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的抑酶强度、抑酶谱、对酶的稳定性都强于克拉维酸和舒巴坦,诱导细菌产生酶的作用明显低于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是目前最好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易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舒巴坦诱导产酶作用较小;他唑巴坦更小。见表2。
表2 三种酶抑制剂的比较
诱导酶 |
抑酶谱 |
抑酶强度 |
稳定性 |
产生作用 |
他唑巴坦 |
+++ |
++++ |
++++ |
+ |
克拉维酸 |
++ |
+++ |
++ |
++++ |
舒巴坦 |
+++ |
++ |
+++ |
++ |
(注:高++++较高+++中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