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草本植物 > 正文

毛苕子的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毛苕子播种后子叶不出土,茎叶由胚芽发育而成。根系发达,主根明显,入土深1~2米;侧根分枝多,密集分布在20~30厘米深土层中;根瘤扇形,姜形或鸡冠状,单株根瘤数50~100个。茎四棱中空,匍匐蔓生,长达2~3米,自然高度40~60厘米,基部有3~6个分枝节,每个分枝节有3~4个分枝,每株分枝20~30个,全株密生银灰色白茸毛;叶为偶数羽状复叶,每个复叶由狭长小叶5~10对组成,顶端有卷须3~5个。总状花序,每个花梗有小花10~30朵,聚生于花梗上部的一侧,花柱上部四周有长柔毛,花冠紫蓝色;花萼斜钟状,萼齿较长,有茸毛;雄蕊二体,九合一离;雌蕊一枚,柱头周缘有茸毛。荚果短矩形,两侧稍扁,长2~3厘米,宽0.6~1厘米,具不明显网脉,色淡黄,光滑、易爆裂,每荚含种子2~8粒;种子圆形,黑褐色,种脐色略淡,千粒重30~40克。

植物特性

毛苕子是春性和冬性的过渡类型,但偏向冬性。与春箭舌豌豆比,它的生育期较长,开花期及成熟期约推迟半月。在我国南方以秋播为主,在甘肃则多春播。产草量和种子产量以秋播的较高。毛苕子的耐寒能力很强,植株生长期能忍耐-30℃的短期低温,种子发芽出苗的适宜气温为18~20℃,在此温度下播种后5~6天即可出苗,在气温10~15℃时播种后8~12天出苗,若在冬前气温5℃的条件下播种,只有部分出苗,在此气温下成株茎叶生长也基本停止,但仍嫩绿伸展,当气温稍有回升时,仍能继续生长。不耐夏季酷热,气温在20℃左右时,生长发育最快,气温超过30℃时,植株生长缓慢且细弱。耐干旱,能在土壤含水量8%的情况下生长,以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生长最好。在10%以下时出苗困难,达20%时出苗迅速。大于40℃时出现渍害。不耐水淹,受水淹两天后有20%的植株死亡。对土壤要求严,喜砂土或砂质壤土,排水良好的粘土也能良好生长;在低温、积水土壤生长不良,适宜土壤pH值在6~8.5之间,但可以在pH值4.5~9.0范围内种植,在土壤含盐量0.2~0.3%时能正常生长,而在氯盐含量超过0.2%时难以立苗。耐瘠薄性也很强,在其他豆科牧草难以生长的盐碱地、贫瘠地上都能种植,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对磷肥反应敏感,施用磷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毛苕子白天从早到晚都开花,以14~18时开花数最多,夜间不开。开花顺序是由下而上,第一次分枝早于第二、三次分枝。每个花序从第一朵小花开放到最后一朵小花开放,约需3~5天;全花序第一天开花约占27.0%,第二天45.0%,第三天20.0%,第四天8.0%,第五天为0.5%;一个分枝从第一花序到最末一个花序开花,约需25天。开花虽多,但结荚率不高,结荚数占小花数的18~25%,幼荚脱落占结荚数的42~45%,成荚数占开花数的10~14%。毛苕子出苗后10~15天根部形成根瘤,开始固氮。根瘤生长量固氮作用强的时期为孕蕾期,单株有效根瘤数平均为70个,单株每分钟固氮376~544毫微克分子。

毛苕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