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德国护理
2012-12-10 15:42 来源:医学教育网
半年前,笔者有幸到德国柏林一家心脏中心学习考察。德国医院“以人为本”的护理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环境宁静而温馨医院是典型的欧式建筑,美丽而精巧。铁艺楼梯旁、病室内和病区楼道的墙上都挂着美丽的图画,给人一种家的感觉。每个病区有19间病室,41张床位,分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房间的安排是按病人保险的数额来决定的。病室宽敞明亮,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壁柜。病人一切物品均由医院提供,所以病室整齐划一,简洁而美观。
病房里很宁静。在那里,因为一切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来执行,所以家属很少。家属只是过来看一下,给病人送来一些温暖和关怀。每间病室里都有一两台电视供病人观看。病人入院时会购买一张电话卡,随时可以与家人联系。每个床头桌上都有电话,除了有通话功能以外,还有电视遥控器。病人可通过按键选择电视频道。电话机上还有一个耳机孔,医院会为每一个病人准备一次性耳机。病房的电视只有通过耳机才能听到声音,就连单人间也不例外。所以病室非常安静,病人们不会相互影响。
病床全院统一,都是可移动式的。病人转科或外出检查,床随着人走,所以由监护室转回重病人时,看不到忙乱搬运病人的场面。每间病室门口上方都有两个指示灯,护士和医生进入病人房间时,会按下指示灯的开关,红色代表医生,绿色代表护士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人站在楼道里很清楚地知道医护人员在哪里,不用叫喊。
用品舒适而安全在德国,病房的一切用品设计都体现着人文关怀。比如病床是全自动的,护士、病人都可以调节。病人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舒适的体位。床头桌是桌柜和饭桌的结合体,可以折叠、升降和移动,病人可自己调桌子的位置。床头桌的一侧有一个横杆,可挂放病人的物品。
每间病室都有电脑。护士执行医嘱和签字都可以在病室进行,不用来回跑路,可省出更多的时间护理病人。电脑的软件设计十分合理,比如医生开出医嘱后,电脑自动排出护理计划单。护士按计划单时间完成医嘱签字后,此条医嘱自动消失。如有持续需要完成的工作,电脑医嘱不仅不消失而且还显示出红色。
摆药盒是小抽屉式的,使药物可按时间分别放置且不宜弄撒;饮水杯是带“嘴”的,方便了卧床的病人;多通路的指示板使护士将各动、静脉通路管理得井井有条;蓝色的氯化钾溶液会给护士特别的提示等等。
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用品设计,不仅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方便,更给病人带去了舒适与安全。
护理细致而周到德国护士的工作分上午、下午、夜间三班。为了更好地完成生活护理,护士的上午班需要早6点接班至中午两点,下午班为中午两点至晚10点下班。而且这两个班次的护理人员数要比夜班更多一些,平均每个护士护理四五个病人。这样上下午各一次的全身擦洗清洁,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护士非常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每次进病室都会轻声敲门,随手关门。操作和查体时会避开他人。当我们在监护室拍摄护士工作的照片时,虽然病人处在昏迷状态,但护士还是非常认真地为病人盖好被子而且将病人的脸挡住。
消毒严格而便捷严格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是护理的一个主要任务。洗手在预防交叉感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德国每间病室和工作间都有洗手池,洗手池边的墙上挂着洗手液、消毒液和一次性擦手巾。病室内到处可见喷雾式的消毒剂,为病人输液消毒或是换药消毒伤口都用喷雾式的消毒剂,一喷即可,不用棉签或棉球。护士做完每项操作都要更换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大、中、小号排列好,固定在病室的墙上,取用非常方便。
保障配套而完善每个病区都有四间污物间,污物间内有自动大小便清洗消毒机。病人出院后,护士会用消毒剂将各种仪器和导线进行消毒,并将病床推到楼道。医院会有专门的人员,将病床和床头桌推到固定地方进行统一消毒。消毒后铺上清洁的被服并罩上塑料套,再把床推回病房,放于楼道。护士需要时再推入病室。
德国的护士能时刻守在病人身边,得益于完善配套的保障系统。病房有物流系统,护士取血后可用物流系统将血液标本传送到化验室,化验结果通过网络传回病房电脑上。病人外出检查有专门的运送队送去接回。病房的物资由科里的秘书或医院后勤人员管理,他们每日清点物品、药品,并及时添加。护士也很自觉,当其拿取最后一件物品时,会将物品的标识牌取出放在柜门的横条上,方便后勤人员了解情况。
上面所述是我们在德国医院内看到的一些情景,不太全面。但他们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虽然我们不能全部照搬外国的经验,但为病人布置温馨的环境、根据护理量灵活地排班、通过管理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工作使其真正地守在病人身边等还是值得借鉴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