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1.茴香入药,首见于《药性论》,原名蘹香。
2.《新修本草》名蘹香子,云: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3.《本草图经》云: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4.《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园栽种,类蛇床子,色褐轻虚。5.其后《纲目》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等记载。
依据上述植物特征,再参考《本草图经》所附蘹香子及筒州蘹香子图的形
【拼音名】Xiǎo Huí Xiānɡ
【别名】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翳学教育网整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eniculum uulgare Mill采收和储藏:8-10月果实呈黄绿色,并有淡黑色纵线时,选晴天割取地上部分,脱粒,扬净;亦可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开展,表面细纵沟纹。茎生叶互生;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主国阔三角形,长约30cm,宽约40cm,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0.5-5cm,宽0.5-1cm.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径3-15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纤细,不等长,长0.3-1.2cm;花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黄色,长约1.5mm,宽约1mm,中部以上向内郑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双悬果长圆形,长3.5-6mm,宽1.5-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双悬果细圆柱形,两端略尖,有时略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至棕色,光滑无毛,顶端有圆锥形英杰棕色的花柱基,有时基部有小果柄,分果长椭圆形,背面隆起,有5条纵直棱线,接合面平坦,中内色较深,有纵沟纹。横切面近五角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气特异而芳香,味微甜而辛。
以粒大饱满、黄绿色、气味浓者为佳翳学教育网整理。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接合面2个,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上方。内果皮为1列细胞。种皮细胞扁平,蚋含棕色物质。种脊维管束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与种皮之间。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含细小草酸钙簇晶。胚小,位于胚乳中央。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胃经
【功能主治】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