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获取熊胆不可避免会对熊造成严重伤害。为彻底淘汰养熊取胆业,我国中医界已陆续发现50多种可替代熊胆的中草药。
目前中医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银花、连翘、黄连、野菊花、苦楝根皮等五十多种中草药,同样具有清热去黄等功效,用这类药材制成的方剂,在治疗痉挛抽搐、目赤红肿、黄疸以及小儿惊风等症时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中医学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连汝安:“中草药完全可以清热败毒消黄,可以取代熊胆。而且它们的作用跟熊胆比,完全超过了熊胆,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资料显示,中医药典记载熊胆入药始见于唐代,但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四大经典中都没有关于熊胆的记载,说明熊胆并不是中医治疗热毒等病症时的必用之药。
专家同时指出,亚洲黑熊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一类保护动物,抽取熊胆等行为不仅已经导致亚洲黑熊数量锐减,而且给养熊场里的黑熊带来多种伤害和疾病,熊胆入药时也很可能会携带并向人体传播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