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生命守护天使韩晓蕾

2013-02-26 10:5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昨天一大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老郑与病房外的爱人挥手告别。看到病房里的老郑一切安好,老郑爱人转身走进了电梯。

  老郑名叫郑修博,今年48岁,他是医院重症监护室年纪最大的一位获救工人,在此之前的一周里,老郑的心情不是很好,他一直处于“心理恐慌”状态,为此,老郑接受过紧急心理干预。老郑这样的心理状态在获救工人中并非鲜见,就在他们入院的当天,各大医院对工人们的心理救助就已经全面展开。

  心理干预让工人安心

  从获救工人被安置在医院至今,心理治疗师韩晓蕾没有丝毫的放松:“对获救工人的救治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恢复身体,从他们入院的第一天,心理干预就已经展开。”韩晓蕾说。

  “老郑,还不愿意说吗?”又一次面对心理专家,老郑笑了。这一次,老郑主动讲起了井下的事情。韩晓蕾与老郑聊着家属见面以及老郑两个孩子的情形,老郑打开了话匣子,韩晓蕾说,这是目前工友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这种贴近病人内心的交谈非常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康复。

  “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韩晓蕾说,井下9天9夜,无助、恐惧,甚至是绝望,比如说,表现出的烦躁、急躁,不说话,或者喋喋不休地说话,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对他们来说,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最明显地体现在了每天的睡眠上,工人们的睡眠都不太好。

  对于每一位护士来说,这一次还肩负起了心理护理的任务,简单的说,就是陪他们聊天,说高兴的事,如果遇到过度焦虑、抑郁、恐慌的情况,这就是需要心理干预了。

  到目前为止,除了老郑外,李友平也曾被心理干预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友们已经开始愿意和别人交流有关井下生存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是他们主动与医务人员交流。

  “这对他们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非常有帮助。”心理治疗师表示。

  护士守护工人到天亮

  老郑不爱说话,尤其不愿意回忆在井下的9天9夜,当获救工人们急于通过电视镜头向家里报平安时,老郑面对摄像机的镜头,连连摆手,一个人坐在床上一言不发。负责照顾老郑的年轻护士李亚琴看在眼里,当即走上前去安慰他:“没关系,没关系。”老郑似乎很听她的话,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7日凌晨两点,一声刺耳的尖叫在重症监护室的病房响起,医护人员听到声音立刻查看,原来是老郑做了一场噩梦。“老郑,老郑,醒醒,快醒醒”看着还在熟睡中的老郑,医护人员赶快叫醒了他。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老郑显得很惊慌,任凭医生怎么询问,他都不说话。

  “他的睡眠一直都不好,可能是井下9昼夜造成的心理恐慌。”在医护人员给了一定剂量的安眠药后,老郑才安然入睡。

  为了让老郑睡个安稳觉,李亚琴坐在他的床边一直守到第二天早晨。

  一觉醒来,老郑精神好多了,但是他没有提及晚上做噩梦的事情,看到护士守了自己一夜,老郑主动和李亚琴说起了话。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老郑突然和自己聊起了天,李亚琴顾不得劳累,拿起盆给老郑打洗脸水去了。

  把护士当成了自家人

  “姑娘,这个你帮我保管吧。”爱人走后,老郑很信任地将家人留下的钱和手机拿给了护士李亚琴,希望由她来保管。“好嘞,有需要你就叫我们。”看到老郑这么信任自己,李亚琴高兴地将老郑的手机放到了护理站,这里由专人统一保管伤员的物品,很安全。

  李亚琴很开朗,这几天,除了对老郑生活上和治疗上的照料之外,李亚琴一直都在和老郑聊天。说的都是一些高兴的事,老郑还和李亚琴说起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每当谈起爱人和孩子,老郑总是会面带微笑。“老郑,今天下床活动太多了,该休息了。”看着还在屋里兜圈子的老郑,李亚琴关切地对老郑说,老郑很听话,像个孩子一样,回到了床边。

  和老郑一样,获救工人陶志刚也比较内向,刚来二院接受治疗时,甚至有轻微的心理抑郁。“他两年都没有回家了,所以不想提自己的家庭。”照顾陶志刚的护士赵丹丹说,连续吃了两天的安眠药后,他的精神才有了好转。

  “今天我来帮您摘眼罩,一会就能看到了。”为陶志刚摘眼罩时,他显得有些紧张,当眼罩被摘下来时,陶志刚笑了:“我又看到这个世界了,真舒服。”这是陶志刚摘下眼罩后说的第一句话,紧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眼前的这个护士。“我知道这个护士很温柔,就是不知道她长什么样。”看到赵丹丹时,陶志刚咧着嘴,使劲点着头。

  获救工人一点不娇气

  昨天晚上十点熄灯之后,在重症监护室的工人们都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获救工人李友平早早起了床,开始自己洗漱、整理被褥,当他看到床头柜上有些浮尘时,李友平拿着抹布来回擦拭着。

  “这些我们来做,你休息就好了。”看到矿友们帮着整理房间,值班护士连忙上前把他拉回了病床。但是,只要护士不在,他们又开始自己动手干起了活。

  “你们比我的亲闺女都亲啊!”在获救工人刚刚转治的前两天,大小便、洗脚、擦身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由这些年轻的护士们做,获救工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们被感动了,当他们的身体逐渐达到可以自理的程度时,他们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他们一点都不娇气。”护士长梁虹告诉记者,现在获救工人们都能下地活动了,洗漱这些事他们都抢着做:“比起他们,我们做的这些并不算什么。”

  “水果来了,今天是香蕉。”昨天下午三点,山西医科大学二院重症监护室送来了一顿丰富的水果大餐,在地上走动的病友们陆续回到了各自的床位,他们品尝着新鲜的水果,在病床上相互小声说着话。随着获救工人各项生理指标趋于正常与平稳,加之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工人的心理也慢慢发生良好的变化,这几天,他们的饮食逐步恢复了正常——一日三餐,下午另加一顿水果餐。

  “一床,不能吃肉”“过十分钟该听音乐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个性化治疗正在顺利实施中。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