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中外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基因新机制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上海交大特别研究员、Bio-X研究院博士李卫东与美国学者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发布在最新一期Cell子刊、神经科学期刊Neuron杂志上。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mTOR信号途径,能改善大脑特殊区域基因缺失引发的认知和情感障碍,并指出针对这些细胞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或将产生显著的疗效。

精神分裂症被称为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世界各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其病因迄今尚未阐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人类基因学的研究发现一些极有研究前景的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其中的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基因被认为是当今最有价值的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易感基因之一。此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容易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DISC1基因引起了精神分裂症研究领域的极大关注,因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与精神疾病关联的第一个明确的变异基因。

李卫东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学者合作,他们发现,通过抑制mTOR信号途径,能改善大脑特殊区域基因缺失引发的认知和情感障碍。如果利用一种FDA批准的抑制剂进行处理,可以纠正mTOR信号途径的不良反应,从而预防和治疗这种行为缺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研究认为,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出现的情感和认知缺陷表型,可能部分是由于成年期神经元发育过程异常而造成的,因此,针对这一细胞群的治疗,也许能对这些缺陷表型产生显著的疗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