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常常通过一定的途径或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1.心与肺心与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肺两脏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
心主一身之血脉,上朝于肺;肺主一身之气,贯心脉而行血。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有赖于肺主气的功能的发挥,而肺气的敷布,又离不开心血的运载,以运行周身。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运血无力,则见胸痛、心悸、舌质紫暗等心血瘀阻之证;若心血不畅,导致肺气郁滞,失于宣降,则出现胸闷、咳喘等表现。 中华考试网
2.心与脾心主血而行血,脾化生血液而又摄血。心脾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血液的生成方面:心血靠脾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化生滋养,脾的运化功能的发挥又有赖于心血的滋养。所以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若心血充盛,脾得滋养,则脾气健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血液的运行方面:血液循行脉中,依靠心气的推动作用,又赖于脾气的统摄作用而不致溢出脉外,心与脾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则致心血不充;反之,若心血亏虚,脾失所养,则使脾之运化功能减退、统摄无权,最终导致心脾两虚之证,而见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乏力、面色无华以及血溢脉外的病理表现。
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运行与精神情志的调节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方面:肝藏血充足,使血脉充盈,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畅,则能助心行血;同样若心血充盈,则肝有所藏,使肝能发挥其贮藏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临床上常见心悸、失眠、多梦、面色不华,或头晕、目涩、视物昏花、爪甲不荣等心肝血虚的病理表现。
情志调节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顺畅,心情愉快,有利于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发挥。病理上,常见心肝火旺,而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情志失常的表现。
4.心与肾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从阴阳升降理论来说,位在下者以上升为顺,位在下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制约肾阴,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阴,以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从而维持心肾之间的阴阳相互协调平衡,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病理情况下,心肾之间的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则可导致病变的发生。如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制约心阳,而使肾阴亏损于下,心火独亢于上,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甚或腰酸梦遗等“心肾不交”的表现;若心肾阳衰,肾不化水,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则见心悸、水肿等“水气凌心”的病证。
5.肺与脾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方面: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气生成的物质基础。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才能输布全身;而肺的生理活动的发挥,又赖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的充养,故称“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病理上,肺气久虚,可以导致脾气受损,或脾气虚弱不能输精于肺,导致肺气不足,则见纳食不化、食少、消瘦、腹泻便溏、或咳嗽气短、乏力等肺脾两虚的病理表现,是临床应用“培土生金”治法的理论依据。
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方面: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防止水湿的潴留,脾转输水液于肺,为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条件。病理上,若脾虚不运,水湿不化,湿聚成痰,痰饮上犯于肺,则见久咳不愈,或咳喘痰多色白等,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