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岁到12岁期间,在牙列中的乳牙及恒牙并存的状态,有人称为“丑小鸭阶段”。这一时期的变化,对将来形成正常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恒牙开始钙化的时间及顺序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在出生时即开始钙化,直到第三磨牙于8~10岁开始钙化为止,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在这一时期,一些全身和局部的因素如疾病等,都能对钙化程度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在恒牙萌出后留下痕迹。
(2)恒牙萌出时间及顺序
恒牙的萌出同样存在着性别、上下颌等之差异,也受到地区、种族、遗传等影响。
其萌出顺序一般可概括为:
上颌:6->1->2->4->5->3->7
下颌:6->1->2->3->4->5->7
或为
上颌:6->1-2>->4->3->5->7
下颌:6->1->2->4->3->5->7
上述二种萌出顺序,占大部分。恒牙的萌出时间和顺序,每个人和不同人种存在着差异,较乳牙明显。萌出顺序上的差异,往往为导致错合形成的原因。例如上颌顺序为6、1、2、4、7、3、5,而下颌为6、1、4、3、7、5时,则往往出现单尖牙的唇向错位,第二双尖牙的舌向错位等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对牙的替换萌出时间及顺序,应给予密切的观察。
(3)替牙间隙(leeway space)的意义及作用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即:替牙间隙=(Ⅲ+Ⅳ+Ⅴ)-(3+4+5)。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由于这些间隙的存在,当乳磨牙脱落后,则上下第一恒磨牙均向近中移动。但上、下的差数不同。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较上颌为多,使在乳磨牙的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也能够建立恒磨牙的中性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当乳磨牙脱落后,第一恒磨牙有前移的可能。因此保持乳磨牙脱落前的牙列周长是有临床意义的。
在乳牙恒牙交替过程中,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相差的量,可由下列几方面来补偿:
1〕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
2〕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唇侧。
3〕尖牙间之牙弓宽度增宽。
4〕双尖牙萌出时较乳牙偏向颊侧,增加了牙弓宽度。
5〕乳恒牙的大小比例协调。
6〕替牙间隙的调节作用。
(4)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合
由于恒牙的萌出及乳牙的替换,可有下列现象出现,一般可在生长发育中自行调整,不需要矫治。
1)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这是由于侧切牙牙胚萌出挤压中切牙根所造成,但应排除多生牙及上唇系带过低等因素。
2)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因为上颌单尖牙位置较高,萌出时压迫侧切牙根而造成医学教育`网整理。尖牙萌出后,侧切牙即可恢复正常。但有时由于尖牙的萌出力和方向异常,造成侧切牙根吸收而牙脱落者。因此应该及时用X线检查,早期发现。
3)恒切牙萌出初期,可能因较乳牙大,而出现轻度拥挤现象。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双尖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4)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合关系,当乳磨牙与双尖牙替换后,利用上下颌替牙间隙之差可以调整为中性关系。
5)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深覆合,当第二恒磨牙生长及双尖牙建合时,合高度有增加,则可自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