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1627)明医学家。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父早殁,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得方治愈。遂立志从医,搜求医方,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于是钻研其理,著《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墓在虞山北麓。
寓居浙江长兴,后迁居江苏金坛,明代嘉靖至天启间(约生卒于公元1546~1627年)人,享年八十余岁。缪氏自幼多病,曾于十七岁时患病久治不愈,自学医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痊愈。于是酷爱医学,苦心研究。此外,缪氏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入闵,历齐、鲁、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北、湖南诸省。在周游之时,到处为医,寻师访友,采药搜方。由于其真诚求教,故于民间经验收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其寻师访友亦是为了切磋学问,提高业务水平。在王肯堂所著《灵兰要览》一书中,曾经记载缪氏游至南京时,拜访王肯堂,发表了精辟的学术见解,使王氏十分敬佩的相见过程。可见缪氏之学,在当时确有相当造诣,故能名噪一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
外感热病是“关乎死生之大病”。对于伤寒病的侵犯途径,缪希雍不从皮毛侵入论述,而提出其与瘟疫之邪均从口鼻而入,认为口鼻为肺胃之门户,“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正因为其认为邪从口鼻而入,故他认为伤寒之病及瘟疫之病以阳明证为多见。而阳明之经又不同于其他之经,“阳明多气多血,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本”。缪氏主张在治疗上应当以清润为原则,清其邪热,护其津液为首要。对于太阳病的治疗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缪氏主张用羌活汤(羌活、前胡、甘草、葛根、生姜、枣、杏仁),具体用药则避开了麻黄、桂枝,而重用羌活,这充分体现其因地制宜的用药法则。但若冬季严寒,寒邪偏盛时,缪氏于加减法中又可酌加麻黄,充分体现其灵活应变的思想。至于羌活汤中加用葛根,是因缪氏认为伤寒瘟疫阳明病证多见,故治太阳病时要顾及阳明。
缪氏治病,十分重视脾胃,认为脾胃之气是人身之本,应当注意保养,反对任意损伤。缪氏对脾胃的认识,强调了肾对脾胃的生养作用,并自制脾肾双补丸(人参、莲肉、菟丝子、五味子、山茱萸、怀山药、车前子、肉豆蔻、橘红、砂仁、巴戟天、补骨脂)以健脾益胃。他对脾胃认识的另一特点,则在于其处方用药具有特色。比如,其调理胃气,常用人参、白扁豆、山药、莲肉、橘红、灸甘草、大枣以补益脾胃,药性平和而不温燥,同时还多配伍石斛、沙参、麦冬、白芍、砂仁、麦芽等甘润清灵之品,使其补益脾胃不温不燥不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创立的方剂如肥儿丸,方由人参,芜荑、使君子肉、橘红、黄连、甘草、红粬、麦芽、砂仁、白茯苓、山楂肉、滑石、莲肉、扁豆、青黛组成,就体现了甘而流通,补而不燥的用药风格。
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缪氏认为如饮食不进,食不能消,腹胀,肢痿不用等病,不能仅仅责其为脾胃气虚,还应认识到往往是属脾阴不足之证。他说:“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因此,对脾阴不足之证另立补脾阴之法,药用石斛、木瓜、牛膝、白芍药、酸枣仁为主,佐以生地黄、甘枸杞、白茯苓、黄柏等品,以酸甘柔剂作为补脾阴之原则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已超脱出《伤寒论》麻子仁丸的用药规范。缪氏于脾胃论证中,虽继承李杲及前贤诸家之说,但更有自己的特长。盖脾主升而胃主降,脾为阴脏而胃为阳腑,一般治脾宜温宜升,治胃宜润宜降,已为医家所习用。独缪氏认为温燥之品虽可健胃除湿,但多用致伤津液,而选用甘平柔润之剂,并提出酸甘柔剂以养脾胃,对后世叶桂创养胃阴之法,用药柔润清灵,颇有影响。
对于血证,缪氏立补血、清血凉血与通血三法。补血之法适用于血虚之证,治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温之品,药如熟地黄、白芍药、牛膝、炙甘草、酸枣仁、龙眼肉、鹿角胶、肉苁蓉、甘杞子、甘菊花、人乳等。血热则宜清血分之热,凉血,法当用酸寒、苦寒、咸寒、辛凉之品,药如童便、牡丹皮、赤芍药、生地黄、黄芩、犀角、地榆、大小蓟、茜草、黄连、山栀、大黄、青黛、天门冬、玄参、荆芥等。瘀血内停则宜通之,须以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之品,或佐以咸寒软坚,药如当归、红花、桃仁、苏木、肉桂、五灵脂、蒲黄、姜黄、郁金、三棱、延胡索、花蕊石、没药、蟅虫、干漆、自然铜、韭汁、童便、牡蛎、芒硝等。缪氏认为,若属吐血,不外乎火升气逆,气逆血逆,火升血溢,故治疗时除了凉血清热之外,还应首先降气,气降则火自降。反对一派降火,苦寒伤脾,化源告竭,统血无权,后患无穷。
缪氏学有渊源,一本经旨,对祖国医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用药擅长甘润清灵,重视清热养阴,主流属于寒凉一派。在明代温补之学盛行期间,别树一帜,很有实际意义。对于当时纠偏防弊,起了积极作用。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及甘润养脾之法,对后世医家不无启迪。